[发明专利]针对驾驶员行为的协调的车辆响应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5833.3 | 申请日: | 201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3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K·C·冯;T·J·迪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28/06 | 分类号: | B60K2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吕俊刚,刘久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驾驶员 行为 协调 车辆 响应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控制机动车辆中的车辆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一个或更多个车辆系统接收第一车辆系统处的运行信息;
在所述第一车辆系统处基于从一个或更多个监视装置接收的监视信息确定困倦程度;
基于来自所述第一车辆系统的所述运行信息检测威胁;
基于所述困倦程度和所述威胁改变所述第一车辆系统的控制;
选择不同于所述第一车辆系统的第二车辆系统;
将所述困倦程度和关于所述威胁的信息从所述第一车辆系统直接传送到所述第二车辆系统;以及
基于所述困倦程度和所述威胁改变所述第二车辆系统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车辆系统连接到电子控制单元,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车辆系统连接到所述电子控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车辆系统通过网络与所述第二车辆系统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车辆系统的控制与所述第一车辆系统的控制相协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车辆系统是盲区指示器系统,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车辆系统是电子动力转向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子动力转向系统被控制为当所述盲区指示器系统检测到威胁时并且当所述盲区指示器系统基于所述困倦程度确定驾驶员困倦时帮助阻止所述驾驶员转动所述机动车辆的方向盘。
7.一种控制机动车辆中的车辆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操作第一车辆系统,所述第一车辆系统的操作包括:
基于从一个或更多个监视装置接收的监视信息确定与所述机动车辆的驾驶员相关联的第一困倦程度;
基于来自所述第一车辆系统的运行信息检测威胁;
基于所述第一困倦程度和所述威胁改变所述第一车辆系统的控制;
将与所述威胁有关的信息提交给第二车辆系统;
操作所述第二车辆系统,所述第二车辆系统的操作包括:
基于从一个或更多个监视装置接收的监视信息确定第二困倦程度;
从所述第一车辆系统接收与所述威胁有关的信息;
检查所述威胁;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困倦程度和所述威胁改变所述第二车辆系统的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困倦程度和所述第二困倦程度是具有至少两个值的身体状态指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提交的信息包括用于所述第二车辆系统检查潜在威胁的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车辆系统的改变后的控制与所述第一车辆系统的改变后的控制相协调。
11.一种机动车辆,该机动车辆包括:
第一车辆系统和与所述第一车辆系统通信的第二车辆系统;
所述第一车辆系统能够检测到至少一个威胁,并且所述第一车辆系统被配置为确定驾驶员的困倦程度;
所述第二车辆系统能够检测到至少一个威胁,并且所述第二车辆系统被配置为确定所述驾驶员的困倦程度,
其中,能够根据所述困倦程度来改变所述第一车辆系统的操作,并且其中,能够根据所述困倦程度来改变所述第二车辆系统的操作,
其中,所述第二车辆系统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车辆系统检测到至少一个威胁时检查至少一个威胁,
其中,所述第二车辆系统响应于所述第一车辆系统发送的信息来检查至少一个威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所述第一车辆系统连接到电子控制单元,并且所述第二车辆系统连接到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车辆系统响应于来自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的指令来检查至少一个威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所述机动车辆包括三个或更多个车辆系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所述三个或更多个车辆系统响应于来自电子控制单元的指令来检查威胁。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所述三个或更多个车辆系统利用网络彼此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所述第二车辆系统和第三车辆系统响应于来自所述第一车辆系统的指令来检查威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583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