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融合免疫调节蛋白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5160.1 | 申请日: | 2014-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1474B9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纳夹拉耶·高温答帕;玛利亚·梅丽娜·索雷斯;卡答纳斯·萨斯特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奥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2;A61K38/17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金海霞;杨青 |
地址: | 印度班***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免疫调节 蛋白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大体涉及生产用于癌症治疗的重组嵌合融合蛋白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抗-EGFRl-TGFβRII、抗-EGFR1-PD1和抗-CTLA4-PD1的融合分子及其生产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削减了生产成本并增加了重组嵌合融合蛋白的同源性。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2013年3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777016的优先权,出于所有目的将所述申请的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发明背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涉及生产用于癌症治疗的重组嵌合融合蛋白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抗-EGFRl-TGFβRII、抗-EGFR1-PD1和抗-CTLA4-PD1的融合分子其生产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削减了生产成本并增加了重组嵌合融合蛋白的同源性。
背景技术
尽管医药研究有许多进展,但是癌症仍是美国死亡的第二主要原因。临床护理的传统模式如手术切除、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具有显著的失效率,尤其对于实体肿瘤。因为原发肿瘤不响应或因为在起始部位处的再生或转移导致的复发而发生失效。癌症仍是医药研究和开发的中心焦点。
对癌症的免疫疗法已经探索了一个世纪,但是仅仅是在过去十年才将各种抗体基产品引入患有不同形式癌症的患者的管理中。目前,这是临床研究的最活跃领域之一,有许多抗体治疗产品已经被批准用于肿瘤学。
使用特定抗体作为治疗剂提供了相对于非靶向疗法的优点,所述非靶向疗法例如为通过药物的口服或静脉内施用的全身化学疗法或放射疗法。存在两种类型的抗体基疗法。更常用的类型是识别肿瘤抗原(即在肿瘤和癌细胞上表达且不在正常组织中表达的蛋白)和开发抗体,优选针对肿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人们便可以将任何治疗剂如化疗剂、放射性核素、改性毒素等结合至该抗体以实现治疗剂对肿瘤的靶向治疗。另一种抗体基疗法是通过提供本身对于其靶向的肿瘤/癌细胞具有治疗性能的抗体。该第二种形式的抗体基疗法的附加优点是人们可以将另一种治疗剂结合至该治疗抗体以实现更有效的治疗。任何抗体引导的疗法和特别是使用单克隆抗体(mAb)的疗法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将增加剂量的治疗剂输送至肿瘤,并且更多地使正常组织免受治疗剂的副作用。
尽管识别了用于癌症疗法的几种抗体,但仍需要识别新的和更有效的疗法来克服免疫耐受性和激活T细胞应答。另外,即使分子工程已经改善了这种抗体基疗法的前景,但是仍存在关于生成的重组产品的连续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生成如下的新型和一致的合成方法:同源重组融合免疫调节分子,更具体地,包括连接至免疫调节蛋白的靶向抗体的重组嵌合多肽。
为了介导对癌症的免疫应答,T细胞活化和共刺激都是重要的。T细胞的共刺激主要通过CD28与其在抗原呈细胞(APC)上的B7家族的配体结合来介导。然而,在活化之后,T细胞表达被称作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的分子,其以比CD28高的多的亲和力结合至B7配体,并且这种结合下调了T细胞活性。因此,包括结合至CTLA-4受体的抗体将阻断与B7家族的配体的相互作用并增强抗肿瘤应答。
上面讨论的B7配体之一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通过如下阻断了抗肿瘤免疫:(1)通过结合至其在T细胞上的受体PD1(CD279)而使肿瘤反应性T细胞耐受;(ii)通过经肿瘤细胞表达的PDL1的PD-1信号传导使得肿瘤细胞对于CD8+T细胞和FasL介导的裂解是抗性的;和(iii)促进诱导的T调节细胞的生长和维持。因此,PDL1是自然抗肿瘤免疫和需要活化宿主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的癌症免疫疗法的主要障碍。这一理念得到了如下研究的支持,所述研究证明了PDL1-PD1相互作用的抗体阻断改进了T细胞活化并减小了肿瘤进展。尽管PDL1或PD1的抗体已经在癌症患者的小团体中显示了疗效,但是大多数患者没有受益于抗体治疗。因此,需要用于调节PD-L1功能的机制,其将产生新的普遍适用的用于将癌症患者中的PD-L1介导的免疫抑制最小化的治疗且比当前可获得的PD-1或PD-L1的mAb更有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奥孔有限公司,未经比奥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51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拟直流接地装置
- 下一篇:抗CD47抗体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