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物溅射靶、其制造方法及光记录介质用保护膜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09608.9 | 申请日: | 2014-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4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 发明(设计)人: | 斋藤淳;森理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23C14/34 | 分类号: | C23C14/34;C23C14/08;G11B7/2548;G11B7/2578;G11B7/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18 | 代理人: | 康泉,王珍仙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物 溅射 制造 方法 记录 介质 保护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物溅射靶及其制造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形成例如使用于Blu-ray Disc(注册商标:以下称为BD)等的光记录介质用保护膜的氧化物溅射靶及其制造方法。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3年4月8日在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13-080247号的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用于此。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照片和动画的高像素化,记录于光记录介质等时的数字数据增大,要求记录介质的高容量化,已出售有作为高记录容量的光记录介质而通过双层记录方式具有50GB的容量的BD。对于该BD,今后也要求更进一步的高容量化,盛行通过记录层的多层化实现高容量化的研究。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9-2637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05-22840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2005-154820号公报
在此,对于以往技术,以下参考上述专利文献进行说明。
将有机色素用作记录层的类型的记录介质中,与将无机物用作记录层时相比,记录时的激光照射引起的记录层的变形较大。因此,如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与其记录层相邻的保护层中需要较低的硬度。因此,以往作为该保护层采用具有适当硬度的膜即ZnS-SiO2或ITO。
然而,作为保护层采用ZnS-SiO2时,如上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含有硫磺(S)。因此,通过硫磺与反射膜中的金属发生反应,反射膜的反射率下降,因此作为保护层采用ZnS-SiO2的记录介质存在保存性较低等不良情况。并且,作为保护层采用ITO时,溅射时经常产生颗粒,对磁盘的记录特性、保存性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需频繁进行生产设备的清扫,存在生产率较差的问题。而且,上述专利文献3中,提出有以将氧化锡相作为主相的氧化锡、氧化锌及3价以上的元素的氧化物作为主成分的溅射靶。然而,该溅射靶中的组织中的氧化锡相成为结瘤的原因,存在由此导致产生颗粒的问题。
如此,以往技术中存在问题点,留有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物溅射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氧化物溅射靶作为光记录介质保护膜形成用靶,能够形成作为记录介质的保存性较高、柔软且不易破裂的膜,并且能够进行直流(DC)溅射且颗粒也较少。
本发明人等对以氧化锡(SnO2)、氧化锌(ZnO)及3价以上的元素的氧化物作为主成分的ZnO系溅射靶进行研究的结果,得到了以下的见解。若在非氧化气氛中加压烧结作为3价以上的元素的氧化物添加氧化铟(In2O3)的靶制造原料,则产生固溶有In的Zn2SnO4相且产生些许的氧缺陷,由此实现进一步降低靶本身的比电阻。由此,能够进行稳定的直流(DC)溅射。并且,靶中不包含硫磺成分,因此能够抑制靶成分对被层叠的反射层的反射率的影响。其结果,若利用该溅射靶进行溅射,则能够形成保存性较高而且柔软且不易破裂的Sn-In-Zn-O四元系氧化膜。
因此,本发明从上述见解出发,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而采用以下构成。
(1)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氧化物溅射靶,其中,所述氧化物溅射靶为如下组成的氧化物烧结体,即,相对于金属成分总量,含有Sn:7at%以上及In:0.1~35.0at%,余量由Zn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Sn与Zn的含有原子比Sn/(Sn+Zn)为0.5以下,所述氧化物烧结体具有以固溶有In的Zn2SnO4作为主相的组织。
(2)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氧化物溅射靶,其中,所述氧化物溅射靶为如下组成的氧化物烧结体,即,相对于金属成分总量,含有Sn:7at%以上及In:0.1~35.0at%,而且含有总计为1.0~30.0at%的Ge及Cr中的一种以上,余量由Zn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Sn与Zn的含有原子比Sn/(Sn+Zn)为0.5以下,且Sn、Cr、Ge、Zn的含有原子比(Sn+Cr+Ge)/(Sn+Cr+Ge+Zn)为0.6以下,所述氧化物烧结体具有以固溶有In的Zn2SnO4作为主相的组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96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氧化铌溅射靶、其制造方法及氧化铌膜
- 下一篇:高强度热镀锌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