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合物、发光材料及有机发光元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08866.5 | 申请日: | 2014-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3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 发明(设计)人: | 相良雄太;田中启之;志津功将;宫崎浩;安达千波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新日铁住金化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7D498/04 | 分类号: | C07D498/04;C07D513/04;C09K11/06;H01L51/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87 | 代理人: | 张世俊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化合物 发光 材料 有机 元件 | ||
1.一种化合物,其是由下述通式(1)所表示:
通式(1)
D-A-D
通式(1)中,A为具有下述通式(2)~(5):
通式(2)
通式(3)
通式(4)
通式(5)
中的任一个所表示的结构的二价基,其中,通式(2)~(5)的结构中的氢原子可被取代为羟基、卤素原子、碳数1~20的烷基、碳数1~20的烷氧基、碳数1~20的烷硫基、碳数6~40的芳基、碳数3~40的杂芳基、碳数2~10的烯基、碳数2~10的炔基、碳数1~10的卤化烷基、碳数3~20的三烷基硅烷基、碳数4~20的三烷基硅烷基烷基、碳数5~20的三烷基硅烷基烯基、或碳数5~20的三烷基硅烷基炔基;且2个D各自独立表示具有选自下述群:
中的结构的基,其中,结构中的氢原子可被取代为羟基、卤素原子、氰基、碳数1~20的烷基、碳数1~20的烷氧基、碳数1~20的烷硫基、碳数1~20的烷基取代氨基、碳数12~40的芳基取代氨基、碳数2~20的酰基、碳数6~40的芳基、碳数3~40的杂芳基、碳数12~40的咔唑基、碳数2~10的烯基、碳数2~10的炔基、碳数2~10的烷氧基羰基、碳数1~10的烷基磺酰基、碳数1~10的卤化烷基、酰胺基、碳数2~10的烷基酰胺基、碳数3~20的三烷基硅烷基、碳数4~20的三烷基硅烷基烷基、碳数5~20的三烷基硅烷基烯基、碳数5~20的三烷基硅烷基炔基、或硝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1)的A具有下述通式(6)~(9)中的任一个所表示的结构:
通式(6)
通式(7)
通式(8)
通式(9)
通式(6)~(9)中,R1~R10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羟基、卤素原子、碳数1~20的烷基、碳数1~20的烷氧基、碳数1~20的烷硫基、碳数6~40的芳基、碳数3~40的杂芳基、碳数2~10的烯基、碳数2~10的炔基、碳数1~10的卤化烷基、碳数3~20的三烷基硅烷基、碳数4~20的三烷基硅烷基烷基、碳数5~20的三烷基硅烷基烯基、或碳数5~20的三烷基硅烷基炔基,R1与R2、R3与R4、R5与R6、R7与R8也可相互键合而形成苯环、萘环、吡啶环、哒嗪环、嘧啶环、吡嗪环、吡咯环、咪唑环、吡唑环、三唑环、咪唑啉环、恶唑环、异恶唑环、噻唑环、异噻唑环、环己二烯环、环己烯环、环戊烯环、环庚三烯环、环庚二烯环、或环庚烯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1)的2个D具有相同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新日铁住金化学株式会社,未经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新日铁住金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886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