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材料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07546.8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9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小岛甲也;田中守;小川达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04 | 分类号: | G02B1/04;C09K11/06;C09K11/02;G02C7/02;G02B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马妮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材料 及其 用途 | ||
1.一种光学材料,其包含荧光体和紫外线吸收剂,所述荧光体在220~500nm具有激发波长,在380~650nm具有荧光波长,在350~400nm具有极大激发波长,并且在400~500nm具有最大荧光波长,所述光学材料在厚度为2mm时测得的透过率满足下述(1)~(3)的特性:
(1)波长440nm的透光率为80%以上,
(2)波长420nm的透光率为70%以下,
(3)波长410nm的透光率为5%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材料,其中,相对于所述荧光体,包含2重量倍以上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材料,其中,所述荧光体包含苯并噁唑类及/或香豆素类而成。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其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选自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及水杨酸酯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其具有透镜基材、和根据需要层叠的膜层和涂覆层,
所述荧光体及所述紫外线吸收剂包含于所述透镜基材、所述膜层及所述涂覆层中的至少一者中。
6.如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其具有透镜基材、和根据需要层叠的膜层和涂覆层,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包含于所述透镜基材的至少一面的表面附近。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材料,其中,所述透镜基材及所述膜层和涂覆层的至少一者由光学材料用组合物得到,所述光学材料用组合物包含荧光体、紫外线吸收剂、和光学材料用树脂或聚合性化合物,所述荧光体在220~500nm具有激发波长,在380~650nm具有荧光波长,在350~400nm具有极大激发波长,并且在400~500nm具有最大荧光波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材料,其中,所述光学材料用树脂为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或聚烯烃。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材料,其中,所述聚合性化合物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多元醇化合物的组合、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多元硫醇化合物的组合、或聚环硫化合物及/或聚硫杂环丁烷化合物。
10.一种光学材料,在厚度为2mm时,波长440nm的透光率为80%以上,波长420nm的透光率为70%以下,并且波长410nm的透光率为5%以下。
11.一种塑料眼镜透镜,其由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形成。
12.一种光学材料用组合物,其包含荧光体、紫外线吸收剂、和光学材料用树脂或聚合性化合物,所述荧光体在220~500nm具有激发波长,在380~650nm具有荧光波长,在350~400nm具有极大激发波长,并且在400~500nm具有最大荧光波长。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材料用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荧光体,包含2重量倍以上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光学材料用组合物,其中,所述荧光体包含苯并噁唑类及/或香豆素类而成。
15.如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组合物,其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选自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及水杨酸酯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16.如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组合物,其中,所述光学材料用树脂为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或聚烯烃。
17.如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组合物,其中,所述聚合性化合物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多元醇化合物的组合、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多元硫醇化合物的组合、或聚环硫化合物及/或聚硫杂环丁烷化合物。
18.一种成型体,其是将权利要求12~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固化而形成的。
19.一种光学材料,其由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成型体形成。
20.一种塑料眼镜透镜,其具有透镜基材,所述透镜基材由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成型体形成。
21.一种膜,其由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成型体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754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