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活性物质用石墨粉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07273.7 | 申请日: | 2014-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9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 发明(设计)人: | 胁坂安显;上条祐一;香野大辅;佐藤佳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4/587 | 分类号: | H01M4/587;C01B32/20;C01B32/205;H01M4/1393;H01M4/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航;段承恩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负极 活性 物质 石墨粉 | ||
1.一种石墨粉的制造方法,包括:将鳞片状焦炭在2400℃~3600℃进行石墨化的工序、和在加热下使其与氧接触的工序,所述石墨粉是以下(A)或(B),
(A)在将由采用0.5t/cm2的压力压缩以石墨粉为活性物质的电极材料而成的电极即工作电极、锂金属对电极、隔板、和电解液制作的硬币型电池的初次充放电效率记为e(0.5),将由采用3t/cm2的压力压缩所述电极材料而成的电极即工作电极、锂金属对电极、隔板、和电解液制作的硬币型电池的初次充放电效率记为e(3)时,满足以下的条件的石墨粉:
e(3)(%)-e(0.5)(%)≥1 (1);
e(3)(%)>85 (2),
(B)采用氮气吸附法测得的总细孔容积为8.0μL/g~20.0μL/g的石墨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粉的制造方法,所述石墨粉是在表面具有碳被覆层的石墨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粉的制造方法,作为负极活性物质使用石墨粉来制作锂离子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将10次循环后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记为T10,将500次循环后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记为T500时,由下式表示的电极膨胀率为100~130%,
电极膨胀率(%)={(T500/T10)}×100。
4.一种石墨粉的制造方法,采用1.5~5t/cm2的压力压缩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粉的制造方法得到的石墨粉,由此得到的石墨粉是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A)或(B)。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石墨粉的制造方法,在加热下使其与氧接触的工序是在用于石墨化的加热时使其与氧接触的工序。
6.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石墨粉的制造方法,在加热下使其与氧接触的工序是在用于石墨化的加热之后、冷却的过程中使其与氧接触的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石墨粉的制造方法,在加热下使其与氧接触的工序,是在石墨化的工序完成后、独立的加热处理时使其与氧接触的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石墨粉的制造方法,在石墨化之前进行与选自石油系沥青、煤系沥青和酚树脂之中的1种以上的碳材料的干式混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石墨粉的制造方法,所述石油系沥青和煤系沥青,喹啉不溶成分为10质量%以下,β树脂成分为20质量%以上。
10.一种电池电极用石墨材料,包含采用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石墨粉的制造方法得到的石墨粉。
11.一种锂电池用电极,是将包含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电极用石墨材料和粘合剂的糊涂布于集电体上进行干燥后压缩而成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锂电池用电极,是将包含电池电极用石墨材料和粘合剂的糊涂布于集电体上进行干燥后,采用1.5~5t/cm2的压力压缩而成的。
13.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包含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昭和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727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阳极催化剂层的用途
- 下一篇:蓄电池电芯和蓄电池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