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WT1mRNA的表达量进行定量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05576.5 | 申请日: | 2014-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7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 发明(设计)人: | 西条容子;伊藤隆太;古贺大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塚制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Q1/685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wt1mrna 表达 进行 定量 方法 | ||
1.用于对人WT1mRNA进行PCR扩增的引物组和用于对持家基因进行PCR扩增的引物组的组合在用于制造下述试剂盒中的用途,所述试剂盒用于通过一步式RT-PCR法对被测试样中的人WT1mRNA的表达量进行定量,
其中,所述一步式RT-PCR包括使人WT1mRNA及持家基因的逆转录反应及延伸反应在被测试样中同时且于同一容器内连续进行,
其中,用于对持家基因进行PCR扩增的引物组包含由序列号6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正向PCR引物和由序列号7或12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反向PCR引物,并且,
其中,所述持家基因为GAPDH mRNA,
并且,其中,
(a)用于对人WT1mRNA进行PCR扩增的引物组包含由序列号3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正向PCR引物和由序列号4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反向PCR引物;或
(b)用于对人WT1mRNA进行PCR扩增的引物组包含由序列号9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正向PCR引物和由序列号10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反向PCR引物。
2.用于对人WT1mRNA进行PCR扩增的引物组、用于对持家基因进行PCR扩增的引物组、用于对通过引物组扩增得到的人WT1基因的扩增产物进行检测的探针、和用于对通过引物组扩增得到的持家基因的扩增产物进行检测的探针的组合在用于制造下述试剂盒中的用途,所述试剂盒用于通过一步式RT-PCR法对被测试样中的人WT1mRNA的表达量进行定量,
其中,所述一步式RT-PCR包括使人WT1mRNA及持家基因的逆转录反应及延伸反应在被测试样中同时且于同一容器内连续进行,
其中,用于对持家基因进行PCR扩增的引物组包含由序列号6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正向PCR引物和由序列号7或12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反向PCR引物,用于对通过引物组扩增得到的持家基因的扩增产物进行检测的探针由序列号8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所述探针是经标记的,
其中,所述持家基因为GAPDH mRNA,
并且,其中,
(a’)用于对人WT1mRNA进行PCR扩增的引物组包含由序列号3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正向PCR引物和由序列号4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反向PCR引物的引物组,所述探针由序列号5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且是经标记的探针;或
(b’)用于对人WT1mRNA进行PCR扩增的引物组包含由序列号9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正向PCR引物和由序列号10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反向PCR引物的引物组,所述探针由序列号11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且是经标记的探针。
3.用于对人WT1mRNA的表达量进行定量的实时PCR用试剂盒,包含下述(a)和(c)、或下述(b)和(c):
(a)包含由序列号3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正向PCR引物和由序列号4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反向PCR引物的引物组;
(b)包含由序列号9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正向PCR引物和由序列号10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反向PCR引物的引物组;
(c)包含由序列号6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正向PCR引物和由序列号7或12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反向PCR引物的引物组。
4.用于对人WT1mRNA的表达量进行定量的实时PCR用试剂盒,包含下述(a’)和(c’)、或下述(b’)和(c’):
(a’)包含由序列号3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正向PCR引物和由序列号4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反向PCR引物的引物组,及经标记的由序列号5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探针;
(b’)包含由序列号9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正向PCR引物和由序列号10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反向PCR引物的引物组,及经标记的由序列号11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探针;
(c’)包含由序列号6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正向PCR引物和由序列号7或12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反向PCR引物的引物组,及经标记的由序列号8表示的碱基序列构成的探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塚制药株式会社,未经大塚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557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