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电缆连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01682.6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3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味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因派克 |
主分类号: | B60K20/00 | 分类号: | B60K20/00;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王金双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用电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电缆连接装置,更详细地涉及用于连接如车辆的 变速杆等操作机构的电缆和如变速器等被操作机构的连接件的车辆用电 缆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车辆的手动变速器或制动器等,即驾车人通过操作杆来使 其运行的装置中,使用将杆的操作力传递到装置的电缆。
假如,在搭载有手动变速器的车辆中,为了向手动变速器传递变速 杆的操作力而使用变速电缆。变速电缆的一端与变速杆相连接,另一端 与手动变速器的控制杆相连接,当驾车人操作变速杆时,操作力通过变 速电缆传递到控制杆,由此能够实现齿轮变速。
韩国专利公开第2009-0082038号(现有文献)中公开了变速电缆的 连接件。如现有文献的图3所示,所公开的变速电缆的连接件以插入有 与电缆相连接的端轴10的状态固定并结合在连接体20的一端。即,以 端轴10无法针对连接体20进行位移的方式固定并结合。
因此,无法以能够调节长度的方式将变速杆侧的电缆与连接体20相 结合。由此,存在难以连接多种长度的电缆的问题。
并且,如本发明的图1至图2所示,端眼的两侧面以相对称的方式 形成的情况下,会出现具有端眼的结合孔中反装任务侧的连接件的忧虑。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改善以往的车辆用电缆连接装置所具有的如上所述的 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能够调节长度的方式连接车辆 的操作机构的电缆和被操作机构的连接件,并能够容易连接各种长度的 电缆的车辆用电缆连接装置。
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用电缆连接装置,用于连 接车辆的操作机构的电缆和被操作机构的连接件,包括:连接器,与被 操作机构的连接件相结合;端轴,与操作机构的电缆相连接,并以能够 位移的方式设于上述连接器;以及锁部,以能够沿着横穿上述端轴的方 向来移动的方式设于上述连接器的一侧,用于支撑并固定上述端轴。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用电缆连接装置还可包括:锁定部,其设于上 述锁部的一侧并用于支撑咬合部;以及咬合部,其设于上述端轴的一侧 并与上述锁定部相啮合。
上述锁定部和咬合部中的至少一个可沿着端轴的长度方向,以螺纹 形状连续形成。
优选地,上述锁定部的剖面呈半圆形状。
优选地,上述锁部以能够借助锁部结合单元来装拆的方式设于上述 连接器的一侧。
上述锁部结合单元可包括:第一钩,以能够弹性变形的方式设于上 述锁部的一侧;以及第一卡止部,其设于上述连接器的一侧,用于支撑 上述第一钩。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用电缆连接装置中具有停止槽,上述停止槽 设于上述连接器的一侧,上述锁定部在与咬合部相分隔的位置收容上述 第一钩,以使锁部停止。
上述锁部结合单元还可包括:第二钩,设于上述锁部的一侧;以及 第二卡止部,设于上述连接器的一侧,在上述第一钩位于停止槽的状态 下阻止上述第二钩,以防止锁部后退。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用电缆连接装置还可包括挡止部,上述挡止部 设于上述端轴的前端,当上述锁部位于停止槽时支撑于锁部,以防止上 述端轴从连接器脱离。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用电缆连接装置还可包括第一弹性部件,上述 第一弹性部件针对上述连接器弹性支撑上述挡止部。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用电缆连接装置还可包括夹具,上述夹具以能 够位移的方式设于上述连接器的外侧,并支撑上述锁部,以防止上述锁 部从连接器脱离。
优选地,上述夹具设于上述连接器的一侧,并沿着上述端轴的位置 移动方向进行滑行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用电缆连接装置还可包括第二弹性部件,上述 第二弹性部件针对上述连接器弹性支撑夹具。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用电缆连接装置还可包括:端眼,其以成一体 的方式设于上述连接器的一侧,并形成有可插入被操作机构的连接件的 结合孔;以及盖,其以能够覆盖上述结合孔的一侧的方式设于端眼的一 侧。
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电缆连接装置,具有如下效果:以 能够调节长度的方式连接车辆的操作机构的电缆和被操作机构的连接 件,由此能够容易地连接各种长度的电缆,并能够提高电缆和连接件的 紧固力。
并且,根据本发明,具有能够防止被操作机构的连接件反装于端眼 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因派克,未经株式会社因派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16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网络系统、非法检测电子控制单元及非法检测方法
- 下一篇:可倾斜的三轮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