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弹性载体层缝合压毡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1429.0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0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亨利·李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斯登强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12 | 代理人: | 宋丹氢,张天舒 |
地址: | 美国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载体 缝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相关申请案的交叉参考
此申请案主张于2013年4月19日申请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号61/813,703以及于2013年9月4日申请的61/873,516的权益,其内容于此并入于本文中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在造纸或类似的机器中在纸以及相似产品的制造中使用的缝合压毡。其特别涉及包括结合至弹性载体的非编织纱线数组的多层压毡。创新的结构帮助减少棉絮脱落以及纸张标记,同时维持高空隙容积,特别涉及了包括能够让压毡的相对端接合的缝合区域的螺旋缠绕压毡。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在造纸机的压榨部中使用的压毡。在纸产品的制造中,在造纸机的形成部中,由分散在大约99%水中的大约1%造纸纤维以及其他固体所构成的库存泥浆从流浆箱唇板以高速度及高精密度被运送至快速移动的形成织物上或至两个形成织物之间。将库存进行摇晃,并经由形成织物通过各种方式来脱水,留下了略具黏性且湿的纤维网。然后将此网转移至压榨部,在此当由一或更多个压毡所支撑的网穿过至少一个且通常是一系列的压榨夹时,更多部分的水被机械装置移除,在压榨夹,水被本质上地从初生的纸张挤出并进入压毡。水由压毡接受,且理想上,不回到网内。然后将所产生的纸张传送至包括由蒸汽加热的一系列可旋转干燥滚筒或罐的干燥部。通过一或更多个干燥织物将纸张引导环绕并保持与这些滚筒的周围接触,以至于大部分剩余的水通过蒸发来移除。
压毡在纸产品的制造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已知的压毡是以设计用以符合它们被安装于其上的造纸机需求,以及所制造出纸等级的多种广泛式样来制造。它们一般使用以一层及通常多层的纤维非编织棉絮缝成的编织或非编织基础织物结构来组装。棉絮提供了其上运走纸产品的平滑表面,作为用以困住在压榨夹挤压出水的水库,并当它穿过夹子时对于压毡提供恢复力的措施。基础织物典型地是从单丝、成缆单丝、多丝或类似的多组成纱线来编织;它们也可被安排为非编织平面数组。组成纱线通常由挤压成形的聚合物树脂所组成,典型为聚酰胺。
基础织物可具有单层或多层结构,或它们可从压层在一起的二或多层来形成。它们可为无端编织,以至于所产生的织物类似没有缝合处的管子;这种织物必须被制备成它们意欲的机器长度以及宽度,且必须以类似于袜子的方式套到压榨部上。在US 7,118,651中提供了这种织物的一个范例。在一个变化修饰的无端编织技术中,纬纱用以在制造期间在横向织物边缘形成缝合环;当安装在造纸机上时,这些纱线将以意欲的纵向(MD)来定向,允许了织物通过将环从每一侧带至一起,并将针或枢轴插入穿过由交织的环所产生的通道来接合。修饰无端编织织物的范例可在US 3,815,645中找到。基础织物也可能是使用一或多层的经纱或纬纱的平坦编织;缝合处典型地在每一端形成,允许织物接合于机器上。平坦编织基础织物的范例可在US 7,892,402中找到。所有的上述结构需要基础织物被编织至它们意欲的机器的全宽度以及长度;这是耗时的过程,且需要在广泛工业织布机中的高资本投资。为了努力降低制造时间以及成本,近来已引进了所谓的「多轴织物」用于压毡的制造。
多轴压毡是熟知,且描述于US 5,360,656;US 5,268,076;US 5,785,818以及其他中。这些压毡的基础织物包含包括至少纵向(MD)定向纱线的材料条的多个螺旋缠绕以及边缘接合转折。材料条通常是比为组成的意欲基础织物宽度窄的平坦编织织物;也提出过,使用MD纱线的非编织数组作为材料条组成。不管组成是编织或非编织的,在组装期间,材料条的每个转折关于两个相对的滚筒被引导,使得其组成MD纱线以相对于完成织物的意欲MD从大约1°至大约8°的小角度斜向;见现有技术图1。材料条的每个连续转折被沿边缘地结合至放在邻接于它的那个转折,以至于建立出想要宽度以及长度的连续似管状基础织物。当从组装滚筒移出并放平时,管子在两个相对端的每一个都具有在横向(CD)定向折迭区域接合的连续上与下表面;见现有技术图2。完成的多轴基础织物典型是包含螺旋缠绕连续管的上下表面的两、三或四层结构的其中一者,以及随选地位在变平管子内、或在其中一个或两个外表面上的至少一个额外的平坦织物层。之后可提供组装基础织物缝合处,以帮助它们安装于它们意欲的机器上。
图3示出了图2的螺旋缠绕现有技术双层编织结构的两个相对边缘区域,在相对的折迭区域移除了一部分的CD定向纱线。这曝露出了结构的MD定向纱线,以至于纱线环可用以形成如图4中所示例的织物中的缝合处。此图示出了通过交织由在折迭区域的MD纱线所形成的纱线环,并插入枢栓使穿过因此提供的通道长度之已缝合的双层织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斯登强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艾斯登强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14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