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弹性载体层缝合压毡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1429.0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0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亨利·李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斯登强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12 | 代理人: | 宋丹氢,张天舒 |
地址: | 美国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载体 缝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缝合压毡,包含
具有MD长度以及CD宽度的基础织物材料,其包括至少MD定向纱线,并配置在由在其两个相对端的每一个的CD定向折迭区域的所述MD定向纱线所接合的两层迭加层中,所述MD定向纱线在所述折迭区域形成均匀的环,以定义延伸所述压毡的所述CD宽度的通道。
大体上为平面的纱线组装,其包括彼此平行以及规则地间隔聚合纱线的数组,每个结合至可延长其放松长度的至少1%的弹性载体材料,所述大体上为平面的纱线组装位在基础织物的所述两层迭加层的内部并被定向,使得所述数组的所述纱线以所述压毡的所述CD被定向,高表面接触区域材料在至少其两个外部MD边缘结合至所述弹性载体材料,所述至少两个外部MD边缘形成所述纱线组装的所述MD端,所述MD端位在邻近于由在所述折迭区域的所述MD定向纱线形成的所述环,并于所述CD宽度方向中延伸,每个所述MD端平行于所述MD定向纱线的所述环来定向,并锚固在邻近于在每个所述折迭区域的所述环的固定位置中,以及
延伸穿过通过交织来自所述两个相对端的所述环来定义的所述通道的枢栓,以形成缝合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毡,其中在所述固定位置中,所述大体上为平面的纱线组装的所述MD端接触来自所述基础织物的所述相对端的所述环的MD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毡,其中在所述固定位置中,所述MD端保持在来自所述基础织物的所述相对端的所述环的所述MD外表面的1mm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毡,其中所述大体上为平面的纱线组装被锚固至邻近于所述环的所述基础织物材料,且所述高表面接触区域材料至少部分地延伸入所述环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毡,其中所述基础织物被编织,且所述MD端延伸越过邻近于所述环的每个所述迭加层的最后CD纱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毡,其中所述大体上为平面的纱线组装被锚固到至少在邻近于所述MD端的区域中的所述基础织物材料,以至于具有该所附着的高表面接触区域材料的所述外部MD边缘延伸预定均匀距离于所述环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毡,其中所述高表面接触区域材料不从所述固定位置移动大于延伸穿过MD定向纱线的所述环的所述枢栓的宽度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毡,其中所述基础织物是编织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毡,其中所述基础织物是非编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毡,其中所述基础织物是无端编织、修饰无端编织、平坦编织、多轴结构或非编织结构的其中一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毡,其中所述弹性载体层是下述的其中一者:弹性体膜、可渗透薄膜、弹性非编织网格、弹性体纱线的编织组装、针织材料、或非编织而松松地结合的纤维稀洋纱。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毡,其中所述弹性载体层是非编织而松松地结合的纤维稀洋纱。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毡,其中所述非编织而松松地结合的纤维稀洋纱材料是热结合的连续聚酰胺纤维的非编织开放网络,所述连续聚酰胺纤维具有在1至10的该范围中的dtex以及大约100cfm(~1560m3/m2/hr)至大约2,000cfm(~31,000m3/m2/hr)或更高的透气性。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毡,其中所述高表面接触区域材料选自:非编织纤维材料、至少一多丝或成缆单丝的条。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压毡,其中在所述压毡的所述缝合区域中的所述高表面接触区域材料被维持在所述固定位置的1mm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毡,其中所述纱线组装的所述聚合纱线是单一、多组成或成缆的至少一者,且包含选自聚酰胺以及聚胺甲酸酯的聚合物。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毡,其中额外一个大体上为平面的纱线组装位在所述大体上为平面的变平似管状纺织结构的上外部表面或所述大体上为平面的变平似管状纺织结构的下外部表面的至少一者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斯登强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艾斯登强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14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