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压器拉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64012.4 | 申请日: | 2014-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0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 发明(设计)人: | 叶仁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宝威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B65H59/0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范琪美 |
| 地址: | 324104 浙江省衢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拉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压器拉线装置。
背景技术
变压器铜线在出产后会首先绕设于木质的变压器拉线架上,而将变压器拉线架上的变压器铜线绕于变压器内芯上时需进行拉线操作。现有的拉线过程是将变压器拉线架穿设于主轴上,拉线时,拉动变压器铜线末端带动拉线架旋转,进而带动主轴旋转实现变压器铜线的出线,而将拉线架上拉出的变压器铜线绕于变压器内芯上时,需要人为将变压器铜线拉紧,而人的力量有限,变压器铜线材质粗,所需力量大,人为操作无法拉紧,且拉力不均匀,导致变压器绕组制成后松紧不一,在变压器通电后会出现振动大、噪音大、易烧毁及寿命短等问题。此外,还存在工作效率低,劳动量大等缺点。再者,每次拉动变压器铜线时拉线架会在惯性作用下持续旋转多圈,无法控制变压器出线的长度,拉出的铜线过长,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自动拉线,拉线效果好的变压器拉线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拉线装置,包括至少一缠绕有变压器铜线的绕线架和支撑架,所述绕线架穿设于一转轴上,支撑架上设有支撑转轴的轴承座,转轴上位于轴承座处套设有减磨轴承,转轴上套设固定一定齿轮,定齿轮啮合连接拉紧装置,该拉紧装置包括与定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和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穿设于第一螺杆的中间,第一螺杆一端穿出支撑架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螺母,第一螺杆外设有可与第一固定螺母夹紧固定于支撑架上的第一凸环,第一凸环上设有可与支撑架固定的第一插销,第一螺杆与第一齿轮之间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螺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滚花螺母,第一螺杆位于第一齿轮和第一滚花螺母之间设有第一刹车片和可将第一刹车片压于第一齿轮表面的第一弹簧;第二齿轮穿设于第二螺杆的中间,第二螺杆一端穿出支撑架连接第二固定螺母,第二螺杆外设有可与第二固定螺母夹紧固定于支撑架上的第二凸环,第二凸环上设有可与支撑架固定的第二插销,第二螺杆与第二齿轮之间套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螺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滚花螺母,第二螺杆位于第二齿轮和第二滚花螺母之间设有第二刹车片和可将第二刹车片压于第二齿轮表面的第二弹簧。支撑架可起到支撑绕线架的作用,而轴承座和减磨轴承可减少转轴与支撑架之间的摩擦,延长转轴的使用寿命;拉紧装置可避免转轴的惯性旋转,且出线时可自动拉紧变压器铜线,无需人为进行拉线操作,省时省力,拉线的力度均匀,绕线后的变压器铜线松紧度相同,制成的变压器使用效果好;而定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之间的啮合连接稳定,控制速度均匀,控制效果好,牢固性强;而第一、二螺杆、固定螺母及凸环可将拉紧装置与支撑架固定,第一、二插销增强了拉紧装置与支撑架连接的牢固性,第一、二轴承则减小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螺杆、第二螺杆之间的摩擦,延长了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使用寿命;第一刹车片、第二刹车片可分别压紧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上,增大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旋转的阻力,增大了定齿轮和转轴的旋转阻力,进而实现绕线架绕线时减速、拉紧的目的;可用手拧紧或拧松第一滚花螺母、第二滚花螺母,控制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压紧第一刹车片、第二刹车片的力度大小,达到控制第一刹车片、第二刹车片压紧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力度的大小,实现自动拉紧力度大小的控制,进而对绕组的松紧度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上形成容纳第一刹车片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底部形成容纳第一轴承的第一底槽;所述第二齿轮上形成容纳第二刹车片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底部形成容纳第二轴承的第二底槽。该第一凹槽、第一底槽可增强第一轴承、第一刹车片与第一齿轮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第二凹槽、第二底槽可增强第二轴承和第二刹车片与第二齿轮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刹车片包括贴紧第一齿轮表面的第一摩擦片和接触第一弹簧的第一固定片,第一摩擦片与第一固定片粘接成一体结构,第二刹车片包括贴紧第二齿轮表面的第二摩擦片和接触第二弹簧的第二固定片,第二摩擦片与第二固定片粘接成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可分别对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起到支撑的作用,增强第一、二摩擦片的钢性,而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可分别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旋转时产生摩擦,进而增大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旋转的阻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与第一滚花螺母之间设有第一垫片,第二弹簧与第二滚花螺母之间设有第二垫片。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增强了第一、二弹簧分别与第一、二滚花螺母连接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宝威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宝威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40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击穿电容器
- 下一篇:三相断路器的零序互感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