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锂电池极耳束绝缘保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3954.0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1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徐群;孔令兵;陈华;袁婕;耿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春兰清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4 | 分类号: | H01M2/34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锂电池 极耳束 绝缘 保护 结构 | ||
1.一种动力锂电池极耳束绝缘保护结构,其特征是它包括限位板组件Ⅰ和限位板组件Ⅱ,限位板组件Ⅰ和限位板组件Ⅱ为对称结构,限位板组件Ⅰ包括绝缘挡板Ⅰ(1)和连接件组合Ⅰ,连接件组合Ⅰ位于绝缘挡板Ⅰ(1)的内侧,限位板组件Ⅱ包括绝缘挡板Ⅱ(2)和连接件组合Ⅱ,连接件组合Ⅱ位于绝缘挡板Ⅱ(2)的内侧,限位板组件Ⅰ和限位板组件Ⅱ相对分布在动力锂电池上盖(3)的两侧,连接件组合Ⅰ与连接件组合Ⅱ都插入动力锂电池的极耳束(4)与上盖(3)连接的中间位置,限位板组件Ⅰ通过连接件组合Ⅰ与连接件组合Ⅱ相互配合连接后与限位板组件Ⅱ组合成绝缘保护结构主体,限位板组件Ⅰ的绝缘挡板Ⅰ(1)和限位板组件Ⅱ的绝缘挡板Ⅱ(2)将两个极耳束(4)包围后形成绝缘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锂电池极耳束绝缘保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件组合Ⅰ包括支撑柱Ⅰ(5)和插销Ⅰ(6),支撑柱Ⅰ(5)和插销Ⅰ(6)分布在绝缘挡板Ⅰ(1)的内侧,支撑柱Ⅰ(5)的一端与绝缘挡板Ⅰ(1)内侧垂直连接,支撑柱Ⅰ(5)的另一端设有柱孔Ⅰ(7),插销Ⅰ(6)的一端与绝缘挡板Ⅰ(1)内侧垂直连接,连接件组合Ⅱ包括支撑柱Ⅱ(8)和插销Ⅱ(9),支撑柱Ⅱ(8)和插销Ⅱ(9)分布在绝缘挡板Ⅱ(2)的内侧,支撑柱Ⅱ(8)的一端与绝缘挡板Ⅱ(2)内侧垂直连接,支撑柱Ⅱ(8)的另一端设有柱孔Ⅱ(10),插销Ⅱ(9)的一端与绝缘挡板Ⅱ(2)内侧垂直连接,限位板组件Ⅰ通过插销Ⅰ(6)的另一端插入支撑柱Ⅱ(8)的柱孔Ⅱ(10)内以及插销Ⅱ(9)的另一端插入支撑柱Ⅰ(5)的柱孔Ⅰ(7)内与限位板组件Ⅱ组合成绝缘保护结构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锂电池极耳束绝缘保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限位板组件Ⅰ和限位板组件Ⅱ组合后的结构设置为H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锂电池极耳束绝缘保护结构,其特征是限位板组件Ⅰ和限位板组件Ⅱ为阻燃塑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锂电池极耳束绝缘保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所述的限位板组件Ⅰ的支撑柱Ⅰ(5)下表面与绝缘挡板Ⅰ(1)下表面平齐,限位板组件Ⅱ的支撑柱Ⅱ(8)下表面与绝缘挡板Ⅱ(2)下表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锂电池极耳束绝缘保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限位板组件Ⅰ上的绝缘挡板Ⅰ(1)高度与动力锂电池极组上表面到上盖(3)距离相同,所述的限位板组件Ⅱ上的绝缘挡板Ⅱ(2)高度与动力锂电池极组上表面到上盖(3)距离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春兰清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春兰清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39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泄漏蓄电池加酸用橡胶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倒装LED灯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