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飞机全静压试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6528.4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9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赵书斌;刘世峤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通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李晓敏 |
地址: | 15006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静压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飞机全静压试验器,属于飞机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全静压检测对飞机上全静压系统的气密性与仪表指示的准确性有直接影响。目前在被检系统中建立压力或真空度并检测其气密性所使用的试验设备普遍为采用交流电机带动注油泵,测试设备重量大,体积大,不便于携带,漏油故障率高,易污染气源、管路及被测设备;另外全压接头及静压接头与管路及被测设备之间连接存在气密性差的问题,直接导致真空表与压力表显示数据不准确;再者试验设备中还存在管路分布混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飞机全静压试验器,以解决现有的飞机全静压试验设备管路分布混乱,重量大,体积大,不便于携带,漏油故障率高,易污染气源、管路及被测设备的问题;以及接头与管路及被测设备之间连接存在气密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飞机全静压试验器,包括摇把、气缸、主管路、全静压转换电磁阀、全压管路、静压管路、真空表、压力表、静压侧电磁阀、全压侧电磁阀、静压接头和全压接头;所述全静压转换电磁阀为三通结构,所述摇把连接在气缸的输入端上,气缸的输出端通过主管路与全静压转换电磁阀的一个端口连接,所述全静压转换电磁阀的另外两个端口分别与全压管路和静压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全压管路的另一端连接全压接头,静压管路的另一端连接静压接头;所述全压管路上安装有压力表,静压管路上连接有真空表,所述全压管路上还安装有全压侧电磁阀,静压管路上还连接有静压侧电磁阀;全压接头包括主体管件,所述主体管件的上部分为第一螺纹管,第一螺母与第一螺纹管配合,所述主体管件的下部分为直角弯头管,直角弯头管与第二螺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螺纹管的另一端与气嘴固定连接,第二螺母与气嘴套固定连接,第二螺母与第二螺纹管连接,气嘴套套装在气嘴上,所述静压接头与全压接头结构一致。
优选的:所述气缸为亚德客气缸,其型号为SC40×100-N。如此设置,更加适合全静压试验。
优选的:全静压转换电磁阀的三个端口处均加工有外螺纹,外螺纹处加工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环,全静压转换电磁阀的三个端口处安装有第三螺母,第三螺母与外螺纹配合。如此设置,将各个管路套装在全静压转换电磁阀上,采用第三螺母、外螺纹及密封环实现管路的密封,进一步保证试验器的气密性。
优选的:所述飞机全静压试验器还包括壳体,所述气缸、主管路、全静压转换电磁阀、全压管路、静压管路、真空表、压力表、静压侧电磁阀和全压侧电磁阀均置于壳体内,摇把、静压接头和全压接头置于壳体的外侧,壳体上设置有两个窗口,真空表和压力表分别与一个窗口对应设置。如此设置,保证了试验器的整体性,同时对于壳体内部器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飞机全静压试验器采用手动气缸对管路进行供气,消除了采用交流电机带动注油泵,测试设备重量大,体积大,不便于携带,漏油故障率高,易污染气源、管路及被测设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飞机全静压试验器采用的全压接头及静压接头的结构形式,使得其与管路及被测设备之间气密性好,保证了真空表与压力表显示数据的准确性;再者本实用新型的飞机全静压试验器采用全静压转换电磁阀实现全压与静压之间的切换,彻底解决了管路分布混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飞机全静压试验器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全压接头的结构图;
图3是全静压转换电磁阀的示意图;
图4是飞机全静压试验器的外部俯视图。
图中:1-摇把;2-气缸;3-主管路;4-全静压转换电磁阀;5-全压管路;6-静压管路;7-真空表;8-压力表;9-静压侧电磁阀;10-全压侧电磁阀;11-静压接头;12-全压接头;13-壳体;14-主体管件;15-第一螺纹管;16-第一螺母;17-直角弯头管;18-第二螺纹管;19-气嘴;20-第二螺母;21-气嘴套;41-外螺纹;42-密封环;43-第三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通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通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65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