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1425.9 | 申请日: | 2014-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4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强;郭海波;丛孟营;蔡乐;李庆磊;刘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F02B77/0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石誉虎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线束。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
汽车线束主要包括发动机线束和整车线束,其中,发动机线束除传感器线束和ECU线束外,还有连接其他电路的线束,例如进气预热线束、起动机继电器控制线束、发电机励磁线束等,这些线束种类过多,且无良好的固定方式,在运输和装配过程中容易因防护不到位而造成线束被踩断。
同时,整车厂在布置发动机线束时很不方便,其主要存在以下两种缺陷:
(1)整车厂需要整理发动机上各种线束,统一捆扎固定在车架上,不美观不紧凑;
(2)因发动机线束的长度和接口不同,整车厂连接线束需要多种接头,且线束需要有多种走向,为此整车厂技术人员需要在装机过程中专门处理线束,增加了工艺路线和劳动力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线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线束种类过多,且无良好的固定方式在装配过程中需要专门处理线束,增加工艺路线和成本,同时,在运输和装配过程中容易因防护不到位而造成线束被踩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发动机线束,所述发动机线束包括一线束连接器,所述线束连接器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发动机右前端,所述线束连接器设置在远离所述发动机高温以及震动强烈且避开后装的发动机管路的位置;
所述线束连接器设有若干个线束连接端子,所述线束连接端子通过连接线束分别连接至发动机支路电路,其中,所述发动机支路电路包括电源电路、CAN总线电路、起发电机电路、进气预热器及油中有水传感器电路、空调压缩机电 路以及电控风扇电路;
所述线束连接器通过所述若干个线束连接端子与整车线束的相应针脚对插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电源电路包括EDC17电源,所述EDC17电源的正极端分别连接线束连接器的第一线束连接端子、第二线束连接端子以及第三线束连接端子,所述EDC17电源的负极端分别连接线束连接器的第四线束连接端子、第五线束连接端子以及第六线束连接端子;
其中,所述第一线束连接端子连接ECU的针脚K1,所述第二线束连接端子连接ECU针脚K3,所述第三线束连接端子连接ECU的针脚K5,所述第四线束连接端子连接ECU针脚K2,所述第五线束连接端子连接ECU的针脚K4,所述第六线束连接端子连接ECU针脚K6。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CAN总线电路包括CAN0_H线路、CAN0_L线路、CAN1_H线路以及CAN1_L线路,其中:
所述CAN0_H线路一端连接所述线束连接器的第七线束连接端子,另一端连接所述ECU的针脚K54;
所述CAN0_L线路一端连接所述线束连接器的第八线束连接端子,另一端连接所述ECU的针脚K76;
所述CAN1_H线路一端连接所述线束连接器的第九线束连接端子,另一端连接所述ECU的针脚K75;
所述CAN1_L线路一端连接所述线束连接器的第十线束连接端子,另一端连接所述ECU的针脚K53。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起发电机电路包括发电机和起动机,其中:
所述发电机的B1+端、B2+端以及S端分别连接至起动机的对应端口,所述发电机的15端以及L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线束连接器的第十一线束连接端子和第十二线束连接端子;
所述起动机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ECU的针脚K29和针脚K71。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进气预热器及油中有水传感器电路包括进气预热器以及油中有水传感器,其中:
所述油中有水传感器的正极端分别与所述ECU的针脚K72和针脚K68连接, 所述进气预热器通过开关与所述油中有水传感器和所述ECU针脚K72之间的连接线束连接,并一并连接到所述线束连接器的第十三线束连接端子;
所述油中有水传感器负极端连接所述ECU针脚K17,S端连接所述ECU针脚K87。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空调压缩机电路包括空调压缩机,所述空调压缩机的两个端口分别连接到所述线束连接器的第十四线束连接端子以及第十五线束连接端子。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电控风扇电路包括电磁离合器风扇电路以及电控硅油风扇电路,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14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