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柜内机用翻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45711.4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9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国;于思贺;刘大永;傅学文;黄若清;杨盼红;郭宁;杨少如;张超敏;张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力电器(石家庄)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B65G47/91;B65G47/2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050035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柜内 翻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制造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柜内机用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在空调零件的装配过程中,大门板部件需要翻转才可以进行下一道装配工序。现有技术中,翻转工序由操作人员手动操作,由于大门板部件面积较大,操作人员在进行翻转作业时操作困难,且工作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柜内机用翻转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手动完成零件翻转工序时操作困难,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柜内机用翻转装置,用于将零件从第一流水线转运至与第一流水线并行布置的第二流水线上,其特征在于,空调柜内机用翻转装置包括拾取装置和翻转机构,拾取装置在第一流水线和第二流水线之间可移动地设置,翻转机构可枢转地设置在第二流水线的上方,拾取装置具有在第一流水线拾取零件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将零件放置于翻转机构上的第二工作位置,翻转机构带动零件翻转。
进一步地,空调柜内机用翻转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包括立柱和横梁,横梁跨设在第一流水线和第二流水线的上方,拾取装置可移动地设置在横梁上。
进一步地,拾取装置包括:连接臂、第一驱动缸以及拾取治具,横梁上设置有导向部,连接臂的第一端沿导向部可移动的设置,第一驱动缸沿纵向连接在连接臂的第二端与拾取治具之间,拾取治具上设置有能够固定零件的第一固定部。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部包括多个第一吸盘。
进一步地,空调柜内机用翻转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拾取装置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之间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空调柜内机用翻转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翻转机构沿纵向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用于驱动翻转机构翻转的第三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空调柜内机用翻转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架设在第二流水线上,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和翻转机构均设置在第二支撑架上。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翻转机构及第三驱动机构沿竖直方向同步移动。
进一步地,第三驱动机构为旋转驱动缸。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缸和第三驱动缸,第二驱动缸和第三驱动缸相对设置,第三驱动机构连接在第三驱动缸的活塞杆的端部,翻转机构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驱动缸的活塞杆的端部,翻转机构的第二端与第三驱动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旋转驱动缸具有可枢转的驱动轴,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架,翻转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第二驱动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柱适配的连接孔,第一连接柱可转动地穿设于连接孔中,第二连接柱与驱动轴连接。
进一步地,翻转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翻转架上固定零件的第二固定部。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部包括多个第二吸盘。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第一流水线和第二流水线之间设置有可移动的拾取装置,第二流水线上方设置有可枢转的翻转机构。拾取装置可以从第一流水线拾取零件并放置在翻转机构上,翻转机构可以带动零件翻转,并将翻转后的零件放在第二流水线上,从而实现零件的翻转工序。本申请的空调柜内机用翻转装置可以实现现有技术中需要由操作人员完成的翻转步骤。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进而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手动完成零件翻转工序时操作困难,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柜内机用翻转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图1中空调柜内机用翻转装置的翻转架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流水线;20、第二流水线;30、拾取装置;31、连接臂;32、第一驱动缸;33、拾取治具;331、第一固定部;40、翻转机构;41、翻转架;411、第一连接柱;42、第二固定部;50、第一支撑架;51、立柱;52、横梁;521、导向部;60、第一驱动机构;70、第二驱动机构;71、第二驱动缸;711、连接板;712、连接孔;72、第三驱动缸;90、第二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力电器(石家庄)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格力电器(石家庄)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57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纤维给送装置
- 下一篇:带式输送机用卸料漏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