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线功率增益合成网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37701.6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2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邓鸿洲;李涛;李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G3/20 | 分类号: | H03G3/20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冯忠亮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功率 增益 合成 网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天线功率增益合成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目前功率增益合成装置都是固定的几路合成方式,如果需要直通或合成可选、2路或2路以上合成或直通可选的方法时,常规的合成方装置的输入或输出加大量的开关和吸收负载,由于开关的加入造成合成损耗大,体积庞大、控制复杂。
一般的合成网络要实现合成或直通可选,必须增加大量的开关及负载电阻,控制非常复杂。由于传输路径上大量的开关,使损耗变大,合成效率低,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通或合成可选,合成路数可选,控制简单,体积小,成本低的天线功率增益合成网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若干放大器的输出分别依次经纵向微带、电容、1PIN二极管与天线连接,两横向微带分别与纵向微带连接,两放大器的输出之间有纵向微带一端接地,另一端依次经电容、PIN二极管接天线。
第1放大器1的输出经第1纵向微带、第1电容、第1PIN二极管VD1与第1天线连接,第2放大器2的输出经第2纵向微带、第2电容、第2PIN二极管VD3与第2天线连接,两横向微带分别与第1、2、3纵向微带连接,第3纵向微带一端接地,另一端经第3电容、第3PIN二极管VD2接第3天线。
微带的工作带宽为λ/4。
本实用新型将开关和电桥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合二为一,电路控制简单,插入损耗小。可以使直通或合成可选,合成路数可选,体积小,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放大器1的输出经第1纵向微带、第1电容、第1PIN二极管VD1与第1天线连接,第2放大器2的输出经第2纵向微带、第2电容、第2PIN二极管VD3与第2天线连接,两横向微带分别与第1、2、3纵向微带连接,第3纵向微带一端接地,另一端经第3电容、第3PIN二极管VD2接第3天线。微带的工作带宽为λ/4。
微带天线功率增益合成网络仅三个开关电路,发射链路上没有任何多余的阻容器件,结构简单,控制便捷,损耗小,成本低。
图1实施的电路控制流程:直通时VD1控制逻辑置高,VD2、VD3开关控制置低,两路天线同时发射;VD1控制逻辑置低,VD2控制逻辑置高,VD3开关控制置低,2号天线发射;VD1控制逻辑置低,VD2控制逻辑置低,VD3开关控制置高,1号天线发射。2路合成效率80%(加开关损耗)。
VD1、VD2 、VD3是PIN二极管,型号的选择需要根据放大器的功率大小,转换的速度来实际选择。图1中放大器的功率为峰值300W,转换速度为小于1μs,所以选择MA4P504。
由于微带的参数与频率相关,并联开关的参数也与频率相关,所以使用时要注意微带电桥的工作带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77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