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城际轨道斜拉桥菱形挂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36035.4 | 申请日: | 2014-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5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吴真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三水中德路桥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际 轨道 斜拉桥 菱形 挂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桥梁建筑施工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斜拉桥菱形挂篮。
背景技术
城际轨道交通属于轨道交通的一个新兴类别,介于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之间,主要用于解决城市与城市之间交通问题。城际轨道交通的发展将为城市居民在两个相邻城市之间生活和工作的提供一种新型模式,对于优化城市格局,缓解城镇密集地区的交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城际轨道交通是建立在交通、人口密集的城市内,因此,桥梁架设的稳定、快速性是施工过程优先考虑的问题。当今,桥梁施工挂篮是用于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桥梁及斜拉桥的施工位置。特点是结构越来越轻型化,受力越来越合理,有些挂篮的行走系统还设计有统一的液压伺服装置来控制挂篮的升降和行走,使得挂篮操作及施工控制越来越趋向智能化,但目前依然存在费用较高,工期较长,抗风能力差等诸多问题,显然不适合城际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刚度大,而且施工效率高的城际轨道斜拉桥菱形挂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城际轨道斜拉桥菱形挂篮,包括主桁架及其上设置的行走机构、锚固装置、吊挂装置、内外导梁,主桁架连接有模板,模板包括内模、外侧模及排架,主桁架作为承重位于挂篮的顶部,通过锚固装置固定在已浇注的梁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桁架包括前框架、后框架、上框架和下框架,前框架、后框架、上框架和下框架连接组成的菱形支撑结构,上框架与前框架的相交位置通过吊带吊挂有前下横梁,上框架与后框架的相交位置通过吊杆吊挂有后下横梁,前、后下横梁之间连接有若干根下纵梁;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框架下方的导轨以及与导轨滑动连接的反扣轮装置,导轨截面呈“工”字型,反扣轮装置的上部固定在“工”字型导轨外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反扣轮装置包括反扣轮、反扣轮轴、和连接于反扣轮轴与下框架之间的拉杆。
所述反扣轮轴与拉杆之间通过反扣套筒、反扣轮销、反扣垫圈连接固定,反扣套筒套设反扣轮轴的端部,反扣垫圈套设置在反扣轮销上,反扣轮销插入反扣轮轴。
所述行走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导轨下方的与内、外导梁相配的行走吊架,内模连接于内导梁的上部。
所述内模为由若干块模板组成的具有斜面的板状结构,相邻两块模板之间以铰接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菱形主桁架的下方设置由导轨和反扣轮装置构成的行走机构,结构合理,稳定,走形轻便,并通过双导梁结构,确保导梁在受力以后不发生扭曲,能承受浇筑段钢筋砼重量和挂篮模板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剖视图;
图3为反扣轮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反扣垫圈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剖视图;
图6为反扣套筒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桁架 1-1、前框架 1-2、后框架 1-3、上框架 1-4、下框架 2、行走机构 2-1、导轨 2-2、反扣轮装置 2-21、反扣轮 2-22、拉杆 2-23、反扣套筒 2-24、反扣轮销 2-25、反扣垫圈 3、吊挂装置 4、内导梁 5、外导梁 6、内模 7、外侧模 8、排架 9、吊带 10、前下横梁 11、后下横梁 12、下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三水中德路桥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三水中德路桥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60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