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七挡变速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01134.9 | 申请日: | 2014-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3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饶凤;李世鹏;罗静;马晨启;丁锡勇;杨汉明;刘森梧;张雪峰;庞海通;秦龚玉;王辉;熊模建;邱文刚;邓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7/344 | 分类号: | B60K17/344;F16H57/023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 地址: | 563003 贵州省遵义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变速器,尤其是涉及一种七挡变速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车辆与特种车辆使用的自动变速器一般由液力变矩器和变速箱构成,其特点是同轴传动,适用于同轴布置、单向输出的机械传动;且行星式传动系统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功率密度大,适用于大功率机械和要求布置紧凑的机械及车辆传动。也有部分变速箱可前后输出,实现车辆四轮驱动,但由于其扭矩为固定分配,无法根据行驶路面情况调整合适的扭矩,而在良好的路面上并不需要很大的驱动力,采用四轮驱动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野外作业环境的日趋复杂,特别是特种车辆的行驶特性和操纵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如非公路行驶的通过性、车辆的转向性、方向的稳定性和加速性能等,一般自动变速器不能满足在特定环境下的作业要求。因此,亟需一种具有更强的野外作业适应性、良好的加速性能和通过能力、结构更加紧凑等特性的自动变速器,在兼顾以前自动变速器优点的同时,实现扭矩可变分配,并提高机械设备野外作业时的通过性、稳定性、转向性等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七挡变速结构,从而达到了扭矩可变分配、变速性能得到优化和提高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七挡变速结构,包括闭锁及减振离合器总成、液力变矩器、旋转离合器总成、行星变速箱、动力输出装置、内置摆线齿轮泵和涡轮输出轴,所述闭锁及减振离合器总成通过其闭锁及减振离合器与液力变矩器的涡轮座连接,所述涡轮座与涡轮输出轴连接,所述涡轮输出轴通过旋转离合器总成与行星变速箱连接,同时,所述液力变矩器的泵轮分别与动力输出装置和内置摆线齿轮泵连接,所述行星变速箱末端还连接有分动箱总成。
所述分动箱总成包括主动齿轮、P4齿圈、P4太阳轮、P4行星架、从动齿轮和惰轮,主动齿轮与惰轮啮合,惰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从动齿轮一边与P4行星架花键连接,同时P4行星架与P4齿圈和P4太阳轮啮合,P4齿圈通过花键与后输出轴连接,P4太阳轮通过花键与前输出轴连接;从动齿轮另一边与C7离合器壳花键连接,C7离合器壳与C7离合器毂通过第五制动器浮动连接,C7离合器毂通过花键与前输出轴连接。
所述旋转离合器总成包括第一旋转离合器和第二旋转离合器,采用嵌套式结构,第一旋转离合器嵌套在第二旋转离合器中。
所述行星变速箱包括P1行星排、P2行星排和P3行星排,P1行星排包括P1齿圈、P1行星架和P1太阳轮,P1齿圈通过第一制动器制动;P2行星排包括P2齿圈、P2太阳轮和P2行星架,P2齿圈通过第二制动器制动;P3行星排包括P3齿圈、P3行星架和P3太阳轮,P3齿圈通过第三制动器制动。
所述P2太阳轮和P3太阳轮与中间轴连接,中间轴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旋转离合器和第四制动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七挡变速结构,通过将动力从变速器前后两个方向同时输出,并将扭矩变动分配,输出端与输入端不在同一轴线上,能把驱动扭矩合理的分配到前后轮,充分发挥前后轮的驱动力,提高了车辆的驱动性能和操纵稳定性;在平整路面上可充分利用发动机动力,满足平稳行驶需求,而在较为恶劣的路况下又可以通过改变扭矩分配来提高其驱动能力,达到提高发动机燃油性能和提高车辆在较差路况下的行驶能力和操纵稳定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闭锁及减震器离合器,2-涡轮,3-导轮,4-泵轮,5-动力输出装置,6-内置摆线泵,7-P1齿圈,8-P2齿圈,9-P3齿圈,10-主动齿轮,11-后输出轴,12-P4齿圈,13-P4太阳轮,14-P4行星架,15-从动齿轮,16-惰轮,17-前输出轴,18-P3行星架,19-P3太阳轮,20-P2太阳轮,21-P2行星架,22-P1行星架,23-P1太阳轮,24-旋转离合器内齿圈,25-中间轴,26-涡轮输出轴,27-涡轮座,A-闭锁及减震器总成,B-液力变矩器,C-旋转离合器总成,C1-第一旋转离合器,C2-第二旋转离合器,C3-第一制动器,C4-第二制动器,C5-第三制动器,C6-第四制动器,C7-第五制动器,D-行星变速箱,E-分动箱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11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