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耐久性能模拟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9583.4 | 申请日: | 201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6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谭建伟;宋绍福;陈元敏;何兴洋;罗丽丝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郑建华;詹永斌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活塞 冷却 喷嘴 耐久 性能 模拟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耐久性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模拟活塞冷却喷嘴在发动机工作环境下的一种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耐久性能模拟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的实施,以及人们对低油耗、低排放和耐久性能好的发动机的普遍需求,如何从设计上、制造上去保证发动机达到上述要求已成为各发动机生产厂家及其零配件厂家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增压发动机就应运而生。
但是,发动机的强制增压会引起发动机活塞的温度升高和强度下降,为了保证发动机工作时,其活塞顶部能够保持足够的强度和第一环槽温度不超过230℃,必须对活塞采取适当的强制冷却措施,通常采用的强制冷却措施是安装活塞冷却喷嘴。而活塞冷却喷嘴要应用于发动机,例如汽油机,并保证活塞冷却喷嘴工作的可靠性,就必须在模拟发动机工作环境下针对活塞冷却喷嘴进行可靠性、疲劳寿命等耐久性能的测试,因此,设计一套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耐久性能模拟测试系统就很有必要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耐久性能模拟测试系统,能够便捷地实现模拟发动机工作环境,并在模拟发动机工作环境下对活塞冷却喷嘴进行可靠性、疲劳寿命等耐久性能测试。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耐久性能模拟测试系统,由油箱、油泵、卸荷阀、油箱依次连接成循环式主供油路,在卸荷阀后的主供油路上设置并联的第一分支油路和第二分支油路,所述第一分支油路、第二分支油路的共同输出端与油箱之间的主供油路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在第一分支油路上设置第一管路开关,在第二分支油路上设置第二管路开关、流量传感器,在油箱内安装加热器。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连接在油泵进油端与油箱之间的主供油路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器为150目过滤器。
优选地,还包括溢流阀,所述溢流阀进油端与卸荷阀输出端连接相通,其出油端与油箱相通。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油箱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液位器,所述液位器安装在油箱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分支油路上设置两个第二管路开关,且分别位于流量传感器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支油路上的第一管路开关和/或第二分支油路上的第二管路开关是二位二通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支油路、第二分支油路共同输入端与卸荷阀输出端之间的主供油路上设置第二过滤器。
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滤器为400目过滤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模拟发动机工作时的各个温度段工作环境和模拟发动机工作时活塞冷却喷嘴中持续通各种温度机油的连续工作能力,可以对活塞冷却喷嘴在发动机工作状态下的疲劳寿命进行模拟测试,并具有模拟发动机极限工作状态的能力,从而实现了对活塞冷却喷嘴的耐久性、可靠性和疲劳寿命等系统指标的考核,并保证模拟测试结果的可靠性;由于不必采用发动机试验对活塞冷却喷嘴进行耐久性能测试,从而可以减少能耗,并节约测试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耐久性能模拟测试系统的构造图。
图中部品标记名称:1-第一温度传感器,2-第一过滤器,3-油泵,4-卸荷阀,5-第二过滤器,6-溢流阀,7-第一管路开关,8-第一分支油路,9-压力传感器,10-第二温度传感器,11-待测试件,12-油箱,13-液位器,14-流量传感器,15-第二管路开关,16-加热器,17-第二分支油路,18-主供油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95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