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降低爆震风险的发动机活塞头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6699.2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7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饶鹏;雷本刚;李巧;宋江龙;纪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3/28 | 分类号: | F02F3/2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风险 发动机 活塞 头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降低爆震风险的发动机活塞头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部分汽车发动机的活塞头部顶面设置避气门坑,作为燃烧室的组成部分。现有发动机的避气门坑,其位于进气侧的前端面与活塞头顶面之间的衔接部位为尖角结构,这种结构不利于该区域散热,当避气门坑部位积热到一定程度后,会点燃燃烧室未燃烧的混合气,导致爆震现象发生,有可能造成发动机活塞头部开裂,从而减小活塞头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降低爆震风险的发动机活塞头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降低爆震风险的发动机活塞头部结构,包括活塞头部,所述活塞头部顶部位于进气门侧对称设有两个凹陷的避气门坑,所述避气门坑包括与进气门侧对应的弧形的前端面和与排气门侧对应的倾斜的后端面,所述前端面底部与后端面底部之间圆滑过渡,所述前端面与活塞头部顶面的交接处为圆弧面。
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发动机性能的情况下,对活塞头部进行优化,将其顶部避气门坑位于进气侧的前端面与活塞头顶面之间的衔接部位优化为圆弧面,即将避气门坑边缘的棱角改为圆角,降低了活塞头部的局部温度,提高活塞头部的使用寿命,降低爆震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截面图。
图中:1-活塞头部;2-进气门侧;3-排气门侧;4-顶面;5-避气门坑;6-前端面;7-后端面;8-交接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活塞头部1,所述活塞头部1顶部位于进气门侧2对称设有两个凹陷的避气门坑5,所述避气门坑5包括与进气门侧2对应的弧形的前端面6和与排气门侧3对应的倾斜的后端面7,所述前端面6底部与后端面7底部之间圆滑过渡,所述前端面6与活塞头部1顶面4的交接处8为圆弧面。
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发动机性能的情况下,对活塞头部进行优化,将其顶部避气门坑位于进气门侧的前端面与活塞头顶面之间的衔接部位优化为圆弧面,即将避气门坑边缘的棱角改为圆角,降低了活塞头部的局部温度,提高活塞头部的使用寿命,降低爆震风险。优化后局部最高温度由284.9℃降低到279.8℃,寿命提高到123%。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未经神龙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66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压型柴油机机体装置
- 下一篇:发动机气缸及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