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及使用其的船外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7699.6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8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举;万小康;陶师正;李静;潘宗良;张逸弛 | 申请(专利权)人: | 逸动创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5/38 | 分类号: | B63H25/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外机 操控 装置 使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及使用其的船外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水平及水域利用率的升高,人们对于小型船只的需求及使用更为普遍。在内河及近海领域,人们可以使用游艇、充气艇或冲锋舟来进行水上休闲、娱乐竞赛,也可以使用渔船进行海上作业和海上运输,甚至可以使用舟、艇等进行军事侦察、巡逻等。
对于上述小型船只,一般使用船外机作为其动力设备。船外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推进器、操控装置以及动力源,动力源分为电动类和燃油类。在使用船外机时,将推进器挂在船舷之外,推动船只前进,使用者控制操控装置的手柄改变推进器的推动方向,进而改变船只的航行方向。
在完成水上的活动,回到岸上时,需要收存船只以及船外机。对于现有的船外机,一般是将推进器、操控装置以及动力源分别拆卸,然后再进行收存。采用这种方式,分开的各个部件不易收纳,并且下次使用时还需重新安装,对用户的使用造成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及使用其的船外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将推进器、操控装置以及动力源分别拆卸再进行收存导致用户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其包括:固定支架及与固定支架铰接的操控把手,操控把手相对固定支架具有第一铰接状态和第二铰接状态;操控把手相对固定支架处于第一铰接状态时,操控把手可相对固定支架从水平位置向上转动预定角度,同时操控把手相对固定支架从水平位置向下的转动被限制;操控把手相对固定支架处于第二铰接状态时,限制解除,操控把手可相对固定支架从水平位置向下转动以进行折叠收存;其中,通过施加水平方向的力将第一铰接状态切换为第二铰接状态。
其中,船外机操控装置进一步包括弹簧,弹簧作用于操控把手与固定支架之间,提供预紧力以保持操控把手相对固定支架处于第一铰接状态。
其中,固定支架设有铰接槽及位于铰接槽后部的限位柱,铰接槽提供有分别位于铰接槽两端的第一铰接位置和第二铰接位置,操控把手铰接于第一铰接位置时,操控把手相对所述固定支架处于第一铰接状态;操控把手铰接于第二铰接位置时,操控把手相对所述固定支架处于第二铰接状态。
其中,固定支架包括:底座部;延伸部,自底座部延伸,铰接槽开设于延伸部;支架部,设于底座部上,支架部包括支架面板及连接于支架面板侧边的支架侧板,限位柱连接于支架侧板之间。
其中,操控把手包括:手柄部;主体部,与手柄部连接,主体部包括把手面板及连接于所述把手面板侧边的把手侧板,把手侧板的前端设有限制面;其中,通过一铰接轴穿设铰接槽且铰接轴的两端连接于把手侧板实现操控把手与固定支架铰接,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铰接轴和限位柱,弹簧提供预紧力使得铰接轴位于第一铰接位置,同时主体部由于铰接轴的联带作用使得限制面抵接于限位柱,从而使得操控把手仅能够以铰接轴为旋转中心作从水平位置向上转动,而不能下压。
其中,限位柱及铰接轴上设有卡位槽,卡位槽用于卡置连接弹簧的两端。
其中,铰接轴、铰接槽以及限位柱处于同一直线位置。
其中,支架侧板的内侧设有凸起部,把手侧板的外侧设有凹陷部,凸起部与凹陷部在操控把手折叠时相互配合以防止操控把手折叠后晃动。
其中,圆弧面用于在将操控把手展开时便于支架侧板前端顺势滑过限位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船外机,其包括上述船外机操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船外机操控装置包括操控把手和固定支架,且两者铰接,并具有第一铰接状态和第二铰接状态,通过水平方向的力使操控把手相对固定支架从第一铰接状态变换为第二铰接状态,在第二铰接状态时,操控把手能够相对固定支架从水平位置向下转动实现折叠收存,方便船外机操控装置的存放和操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操控把手处于三个位置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铰接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铰接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中固定支架的内部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实施例中操控把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收存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船外机第一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逸动创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逸动创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76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