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门内板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4270.1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2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程楠;陈天才;徐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9/06 | 分类号: | B65H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焦烨鋆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门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汽车制造业中使用的车门内板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包边模进行包边时,对门盖内板定位的常见方式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分别为导向杆、压板和压块组成,四根导向杆由下向上穿过压板,而压块套设在导向杆上,压块底部与零件即车门内板相抵并压紧车门内板,因此包边模压力源来自压板自重。这样的车门内板定位装置的缺点是:1、包边模压力源来自压板自重,压紧力偏小,不能很好地将零件压紧,若增加弹簧进行辅助压紧,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其带来的往往结构复杂,维护困难。2、四根导向杆,由于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装配初期安装调试困难。3、压板常以30mm厚钢板制成,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利用气缸推动压块压紧零件,压紧力满足要求、框架采用方钢和薄钢板焊接而成,重量比较轻、保证使用刚度且节省成本和能源,而且安全性高的车门内板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门内板定位装置,包括横梁、框架、带动所述框架上下运动的气缸和固定于所述框架正下方的至少两个压块,所述气缸固定部分固定于所述横梁上方,所述气缸的伸出杆穿过所述横梁,所述伸出杆的下端与所述框架固定,所述压块与零件可解除式相抵,所述框架由方钢和薄钢板构成,所述方钢和所述薄钢板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门内板定位装置还可以是:
所述框架正下方设置有可在水平方向二维调节位置的零件定位销,所述零件定位销与零件上的定位孔形状和位置对应,所述零件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可拆卸插接。
所述零件定位销通过定位销座与所述框架活动连接,所述框架下方固定有调整限位块,所述调整限位块与定位销座之间设置有前后调整垫片和左右调整垫片。
所述压块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所述框架的正下方,所述连接板上部固定在框架下表面上,所述压块固定在所述连接板的下端。
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支座固定在所述框架下表面上,所述连接支座为倒置的L形支架,所述连接支座的顶面与所述框架下表面固定,所述连接板铅垂设置于所述连接支座的侧面。
所述框架上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制最高上升位置的上升到位限位块和限制最低下落位置的下落段导向销。
所述上升到位限位块位于所述框架的上表面,所述上升到位限位块上表面与所述横梁下表面可解除式相抵。
所述上升到位限位块顶部设置有凸点,所述横梁下表面上设置有凹坑,所述凸点与凹坑可解除式插接。
所述框架上向上延伸设置有两根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位于所述伸出杆的左右两侧,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横梁并与所述横梁滑动连接。
所述横梁上设置有气动锁紧装置,所述气动锁紧装置与所述框架可拆卸式扣合连接,所述框架的对角处各设有维修安全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门内板定位装置,包括横梁、框架、带动所述框架上下运动的气缸和固定于所述框架正下方的至少两个压块,所述气缸固定部分固定于所述横梁上方,所述气缸的伸出杆穿过所述横梁,所述伸出杆的下端与所述框架固定,所述压块与零件可解除式相抵,所述框架由方钢和薄钢板构成,所述方钢和所述薄钢板焊接固定。这样,使用时横梁作为支撑平台支撑气缸和整体装置的定位,气缸上升或下降,即伸出杆上升或下降,带动框架整体上升或下降,当伸出杆下降后使得固定在框架正下方的压块的下表面与零件的上表面接触并相抵,即压紧定位,当对零件的加工完成后,气缸带动伸出杆上升,伸出杆带动框架上升,使得压块解除与零件表面的接触和抵接,松开零件完成车门内板定位。这样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利用气缸推动压块压紧零件,压紧力满足要求、框架采用方钢和薄钢板焊接而成,重量比较轻、保证使用刚度且节省成本和能源,而且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门内板定位装置实施例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门内板定位装置实施例主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门内板定位装置实施例俯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门内板定位装置实施例左视图。
图5本发明一种车门内板定位装置实施例零件定位销示意图。
图号说明
1…气缸 2…横梁 3…导向杆
4…上升到位限位块 5…零件定位销 6…下落段导向销
7…连接支座 8…伸出杆 9…压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42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