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仿生机械恐龙的前肢转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2537.5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6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贺剑琨;廖兴平;邓家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贡亘古龙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7/032 | 分类号: | B62D57/03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机械 恐龙 前肢 转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仿生机械恐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生机械恐龙的前肢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仿生机械恐龙是根据远古流传下来的恐龙化石记录,再加上今年来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来制作的,皮肤弹性、关节活动方式以及摆动的模式等特征,都是一一量身定制,仿真程度达到90%。除了能发出令人惊悚的叫声,它们的脖子、头及嘴巴还能自如地活动,这是因为恐龙的肚子跟头部安装了大大小小的电机和减速器。另外,采用大量的钢材作为恐龙的骨架,并用钢材固定在地上,恐龙皮肤采用硅胶材质,与生物皮肤高度相似,这些仿生机械恐龙身上的部件可超过千个,组装过程非常繁复,为了保证每一个动作都如此自然流畅,制作一头机械恐龙要花费几个月时间。
目前,虽然现有的仿生机械恐龙基本能够实现脖子、尾巴以及嘴巴的自由运动,四肢也能够实现一些简单的行走,但是整体感觉很僵硬,尤其是恐龙的行走,一般只能实现直来直往,不能在行进过程中实现转弯,从而与真实的恐龙行进轨迹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仿生机械恐龙在视觉上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生机械恐龙的前肢转向机构,解决目前的仿生机械恐龙无法在行进中实现任意角度的转向,致使仿生机械恐龙只能直来直往,影响恐龙对观众的视觉冲击,进而无法满足观众的感观需求。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仿生机械恐龙的前肢转向机构,包括一个支撑架、一根中心转轴、两个曲柄套、两个万向节、两个曲柄和传动单元,所述两个曲柄套活动固定在支撑架上,且两个曲柄套能够实现水平转动;
所述两个万向节分别固定在中心转轴的两端,两个万向节分别连接一个曲柄,两个曲柄外分别套接一个曲柄套;
所述传动单元包括一个转向电机、一个输出齿轮、一个减速齿轮、一根转向拉杆和一根转向连杆,所述输出齿轮与转向电机的转轴联动,输出齿轮与减速齿轮啮合,所述减速齿轮上偏心设置有一个第二轴承,所述转向拉杆的一端与第二轴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其中一个曲柄套采用万向连接,所述转向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曲柄套实现万向连接。
在本方案中,支撑架用于固定整个转向机构,支撑架可以是仿生机械恐龙骨架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独立的支撑结构;中心转轴主要用于带动两端的曲柄转动,由于中心轴与曲柄之间连接有万向节,即使当曲柄套转动,使得曲柄与中心转轴不在一条直线上,也不影响曲柄的转动,曲柄的输出端(远离万向节的一端)连接恐龙前肢,随着曲柄的转动,实现恐龙前肢的抬腿和落腿;整个转向机构的核心部分是转向电机、输出齿轮、减速齿轮、转向拉杆和转向连杆,转向连杆将两个曲柄套固定,由于第二轴承采用偏心设置,随着减速齿轮的转动,在转向拉杆的作用下,两个曲柄套在水平方向发生转动,且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相同,转动曲柄套实质就是转动恐龙的前肢,从而实现了仿真机械恐龙在行进中的转向运动,使恐龙行走状态更逼真,给观众的视觉冲击更强。本方案中提到的万向节、曲柄、曲柄套均为现有技术,且比较常见,比如万向节在汽车结构中常用到,曲柄在自行车结构中也有用到,像脚蹬部分,因此,在此就不再对万向节、曲柄、曲柄套的具体结构做详细介绍。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两个轴承组,每个轴承组包括两个上下设置的第一轴承,两个曲柄套分别安装在两个轴承组上,每个曲柄套能够以同组的两个第一轴承的连线为中心轴实现转动。两组轴承组既起到支撑曲柄套的作用,同时为曲柄套提供转动条件,当转向拉杆受减速齿轮的作用拉动曲柄套转动时,由于转向连杆将两个曲柄套连接,使得两个曲柄套同时转动,恐龙的两只前肢同时转动,从而使恐龙在行进中实现转向,转动的角度和速度可通过转向电机来控制。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向连杆与中心转轴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由于两个曲柄套与中心转轴通过万向节实现间接连接,两个曲柄套通过转向连杆实现连接,当转向连杆与中心转轴位于同一水平高度,能使曲柄套在转动过程中平稳受力,使恐龙在行进中转向更稳定,同时也提高整个转向结构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向电机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更利于控制恐龙的转向幅度和转向节奏,使恐龙在行进中转向更稳定、可靠;另一方面,采用步进电机可实现较为精确的控制,使恐龙的转向更逼真。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减速齿轮的直径长度为转向连杆的长度的1/4~1/8。通过控制减速齿轮的直径与转向连杆的长度比,能够获得较好的恐龙前肢转向幅度和转向的最大角度,便于更好地控制恐龙转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贡亘古龙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自贡亘古龙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25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林下山参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番茄早春茬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