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在油检测仪器的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6758.1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4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方舟;李光海;沈功田;刘德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28 | 分类号: | G01N3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栾波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仪器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油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在油检测仪器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仪器或者装置投入使用前,通常需要对仪器设备进行应用测试试验,以确定其功能是否满足要求和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针对不同领域和不同功能的仪器或装置的测试试验方法是不同的。
其中,为满足大型常压储罐在油腐蚀检测的特殊工况和特殊检测要求,进行在油状态下电磁超声检测和漏磁检测的工艺开发,测试和验证大型常压储罐底板腐蚀在油检测仪的性能,需要设置专门用于对仪器进行在油检测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在油检测仪器的测试装置,以提高对在油检测仪器进行测试的精度。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在油检测仪器的测试装置,包括:
测试罐主体,测试罐主体包括圆形的罐底、与罐底相配合的罐身和与罐身相配合的罐顶,罐身为中空的柱状腔体,且罐身的底部与罐底固定连接,罐身的顶部与罐顶固定连接,罐顶用于封盖住罐身的顶部,且罐顶、罐身、罐底形成密闭空间,罐底的圆心在罐身的中轴线上;
罐底包括位于罐身内部的内缺陷板和伸出罐身的外缺陷板,缺陷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测试凹陷:条形切槽、台阶孔、半球形孔和平底孔;
每种缺陷均为多个,且同一种缺陷的深度与罐底的厚度比为10%、20%、40%、60%或80%。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条形切槽包括第一条形切槽和第二条形切槽,第一条形切槽的长度小于第二条形切槽的长度;
第一条形切槽、第二条形切槽和平底孔均为多个,且位于外缺陷板的上表面;
第一条形切槽、第二条形切槽和平底孔与缺陷板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均相同,且平底孔、第一条形切槽和第二条形切槽顺序排列;
一个第一条形切槽、一个第二条形切槽和一个平底孔组成缺陷孔组,且同一个缺陷孔组中,平底孔与第一条形切槽之间的距离和第一条形切槽与第二条形切槽之间的距离相等。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罐底由多个长条形试板构成,罐底由其一侧向另一侧一次分为第一分区、第二分区和第三分区,第一分区和第三分区均由纵向排列的试板构成,第二分区有横向排列的试板构成;
第一分区和第三分区的试板材质均为Q235A;
第二分区由三块并列设置的试板构成,且这三块试板的材质分别为Q235A、SPV4900和Q345。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第一分区、第二分区和第三分区的宽度相同;
第一分区包括四个试板,这四个试板的厚度依次为18mm、16mm、12mm和6mm。
位于第二分区的三块试板的厚度均为8mm。
第三分区包括6块试板,这6块试板的厚度依次为24mm、20mm、14mm、10mm、8mm和8mm。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每个在罐身内部,且位于第一分区上的试板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一球形孔组,每个第一球形孔组包括多个沿纵向设置的半球形孔,且多个第一球形孔组并列设置;
每个在罐身内部,且位于第二分区上的试板上均设置有第二球形孔组、平底孔、台阶孔组和多组条形切槽组,每个第二球形孔组均包括相同数量的半球形孔,每个台阶孔组均包括相同数量的台阶孔,每个条形切槽组均包括相同数量的条形切槽。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罐身包括三个第二壁板、一个第三壁板和沿周向顺序排列的四个第一壁板;
第一壁板、第二壁板和第三壁板的高度均为2400mm,相邻两个第一壁板之间分别通过一个第二壁板或一个第三壁板连接;
四个第一壁板的厚度均为8mm;
三个第二壁板的厚度分别为24mm、28mm、和32mm;
第三壁板由三块顺序连接的三块子板组成,三块子板的厚度依次为12mm、20mm和16mm;
三块子板和三个第二壁板的宽度均为1000mm,两个第一壁板的宽度为10781mm,另两个第一壁板的宽度为9781mm。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外缺陷板和内缺陷板为一体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未经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67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外测硫仪及其坩埚滑台
- 下一篇:一种新型臭气浓度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