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在油检测仪器的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6758.1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4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方舟;李光海;沈功田;刘德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28 | 分类号: | G01N3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栾波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仪器 测试 装置 | ||
1.在油检测仪器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试罐主体,所述测试罐主体包括圆形的罐底、与所述罐底相配合的罐身和与所述罐身相配合的罐顶,所述罐身为中空的柱状腔体,且罐身的底部与所述罐底固定连接,所述罐身的顶部与所述罐顶固定连接,所述罐顶用于封盖住所述罐身的顶部,且所述罐顶、所述罐身、所述罐底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罐底的圆心在所述罐身的中轴线上;
所述罐底包括位于所述罐身内部的内缺陷板和伸出所述罐身的外缺陷板,所述缺陷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测试凹陷:条形切槽、台阶孔、半球形孔和平底孔;
每种缺陷均为多个,且同一种缺陷的深度与罐底的厚度比为10%、20%、40%、60%或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油检测仪器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切槽包括第一条形切槽和第二条形切槽,所述第一条形切槽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条形切槽的长度;
所述第一条形切槽、所述第二条形切槽和所述平底孔均为多个,且位于所述外缺陷板的上表面;
所述第一条形切槽、所述第二条形切槽和所述平底孔与所述缺陷板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均相同,且所述平底孔、所述第一条形切槽和所述第二条形切槽顺序排列;
一个所述第一条形切槽、一个所述第二条形切槽和一个所述平底孔组成缺陷孔组,且同一个缺陷孔组中,所述平底孔与所述第一条形切槽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一条形切槽与所述第二条形切槽之间的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油检测仪器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底由多个长条形试板构成,所述罐底由其一侧向另一侧依次为第一分区、第二分区和第三分区,所述第一分区和所述第三分区均由纵向排列的试板构成,所述第二分区有横向排列的试板构成;
所述第一分区和所述第三分区的试板材质均为Q235A;
所述第二分区由三块并列设置的试板构成,且这三块试板的材质分别为Q235A、SPV4900和Q3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油检测仪器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区、所述第二分区和所述第三分区的宽度相同;
所述第一分区包括四个试板,这四个试板的厚度依次为18mm、16mm、12mm和6mm;
位于所述第二分区的三块试板的厚度均为8mm;
所述第三分区包括6块试板,这6块试板的厚度依次为24mm、20mm、14mm、10mm、8mm和8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油检测仪器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在所述罐身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分区上的试板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一球形孔组,每个第一球形孔组包括多个沿纵向设置的半球形孔,且多个第一球形孔组并列设置;
每个在所述罐身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二分区上的试板上均设置有第二球形孔组、平底孔、台阶孔组和多组条形切槽组,每个所述第二球形孔组均包括相同数量的半球形孔,每个所述台阶孔组均包括相同数量的台阶孔,每个所述条形切槽组均包括相同数量的条形切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油检测仪器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身包括三个第二壁板、一个第三壁板和沿周向顺序排列的四个第一壁板;
第一壁板、第二壁板和第三壁板的高度均为2400mm,相邻两个第一壁板之间分别通过一个第二壁板或一个第三壁板连接;
四个所述第一壁板的厚度均为8mm;
三个所述第二壁板的厚度分别为24mm、28mm、和32mm;
所述第三壁板由三块顺序连接的三块子板组成,三块子板的厚度依次为12mm、20mm和16mm;
三块子板和三个第二壁板的宽度均为1000mm,两个第一壁板的宽度为10781mm,另两个第一壁板的宽度为978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油检测仪器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缺陷板和所述内缺陷板为一体件;
所述罐底的下部沿罐底的径向还设置有长度大于所述罐底直径的基础通道,所述基础通道的顶面与所述罐底的底面紧贴,且基础通道内部的空间用于检修人员通过,以检修罐底的测试凹陷;
所述基础通道的一端设置有积水坑和电动抽水泵,所述积水坑用于暂存基础通道内部的积水,所述电动抽水泵用于将所述积水坑中的积水排出至积水坑的外部;
所述基础通道内部设置有高度不同的步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未经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675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外测硫仪及其坩埚滑台
- 下一篇:一种新型臭气浓度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