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关节机器人脚趾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57940.0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6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龙;何钢;胡鹏;夏婷;刘瑞峰;徐佳炜;曹钊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B62D57/02 | 分类号: | B62D57/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关节 机器人 脚趾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关节机器人脚趾结构,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机器人技术较为成熟,而野外作业特种机器人行走中仍存在较多困难,其中在沼泽、软土等环境下的地形适应能力较差,成为制约野外作业机器人研究的难题。传统的轮式机器人难以解决该问题;履带式机器人虽然可以大幅降低对地形的要求,但也存在灵活性差,维护成本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关节机器人脚趾结构,它提高了机器人的地形适应能力,使其能够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实现高效行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关节机器人脚趾结构,用于连接在脚掌上,它包括:
上支架;
多个脚趾板,相邻的脚趾板铰接在一起,并且其中的脚趾板上滑动配装有滑块;
内侧活动缸,其一端与上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块铰接。
进一步为了使其能够对地面具有缓冲减震的效果,每个脚趾板的下侧还安装有减震结构,该减震结构包括支撑板和多组弹簧,弹簧的一端与相对应的脚趾板相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相连接。
进一步提供了缓冲减震效果最优时的弹簧的组数,所述的弹簧为2~3组。
进一步为了使其压紧地面,避免脚趾发生侧滑现象,多关节机器人脚趾结构还包括压紧地面装置,该压紧地面装置包括外侧活动缸、连接板和外挡板,连接板的一端与最外侧的脚趾板相铰接,连接板的另一端与外挡板的一端相铰接,外挡板的另一端与最外侧的支撑板相铰接,所述的外侧活动缸的一端与上支架相铰接,另一端与连接板相铰接。
进一步,所述的外侧活动缸为为气缸或油缸或多级气缸组或多级油缸组。
进一步,所述的脚趾板为2~4个。
进一步,所述的内侧活动缸为气缸或油缸或多级气缸组或多级油缸组。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上述机构形成一种多关节机器人脚趾,当其与地面接触时,首先内侧活动缸推动脚趾板和支撑板运动,通过调节内侧活动缸的压力形成不同的脚趾弯曲形状,弹簧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此时外侧活动缸推动连接板,同时带动外挡板大角度翻转,起到防止脚趾发生侧滑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内侧活动缸、外侧活动缸、脚趾板、弹簧、连接板,使支撑板做俯仰调整,提高机器人脚的地形适应能力,同时使外挡板转动,防止机器人脚发生侧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关节机器人脚趾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脚趾板与滑块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关节机器人脚趾结构弯曲状态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在一种机器人脚趾6个脚趾时的立体机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在一种机器人脚趾8个脚趾时的工作示意图;
其中,1-上支架,2-内侧活动缸,3-外侧活动缸,4-脚趾板,5-滑块,6-弹簧,7-支撑板,8-连接板,9-外挡板,10-脚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多关节机器人脚趾结构,用于连接在脚掌上,它包括:
上支架1;
多个脚趾板4,相邻的脚趾板4铰接在一起,并且其中的脚趾板4上滑动配装有滑块5;
内侧活动缸2,其一端与上支架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块5铰接。
如图每个脚趾板4的下侧还安装有减震结构,该减震结构包括支撑板7和多组弹簧6,弹簧6的一端与相对应的脚趾板4相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7相连接。
如图1所示,弹簧6为2~3组。
为了使其压紧地面,避免脚趾发生侧滑现象,如图1所示,多关节机器人脚趾结构还包括压紧地面装置,该压紧地面装置包括外侧活动缸3、连接板8和外挡板9,连接板8的一端与最外侧的脚趾板4相铰接,连接板8的另一端与外挡板9的一端相铰接,外挡板9的另一端与最外侧的支撑板7相铰接,外侧活动缸3的一端与上支架1相铰接,另一端与连接板8相铰接。
外侧活动缸3为气缸或油缸或多级气缸组或多级油缸组。
脚趾板4为2~4个,但不限于此。
内侧活动缸2为气缸或油缸或多级气缸组或多级油缸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79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甜叶菊NaN3离体诱变培养基配方
- 下一篇:一种人参不定根诱导增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