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及其防撞梁支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8063.0 | 申请日: | 2014-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4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洋;黄小容;李军奎;黄建军;王远宏;吴礼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42 | 分类号: | B60R19/42;B60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及其 防撞梁 支撑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撞梁支撑架。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防撞梁支撑架的车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身边,而随着汽车的快速增多,由汽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因此防止事故造成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汽车都设有多种保护装置。
其中,为防止汽车侧面碰撞产生破坏,在车门内会设置防撞梁,来有效的抵抗或缓冲碰撞所产生的破坏,从而保护车内的驾驶员或乘员。
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用于连接车门内板与防撞梁的支架,图2为现有技术中防撞梁安装结构示意图。
现有技术中,防撞梁与车门内板通过支架1`焊接固接,此方案通过车门内板支撑支架1`,支架1`直接支撑防撞梁,防撞梁受力后通过支架1`直接传递给车门内板,这种结构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不能很好的吸收碰撞所产生的能量,无法更好的为人身安全提供保护,并且有时受造型的影响,车门内板无足够尺寸来形成图1所示的结构,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有效的吸收车辆侧面碰撞所产生的能量,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撞梁支撑架,以实现有效的吸收车辆侧面碰撞所产生的能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防撞梁支撑架的车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撞梁支撑架,包括与防撞梁固接的支撑板面,所述支撑板包括于车门框边沿处向内弯折并与门框边沿处车门内板固接的第一支撑部;以及架撑所述支撑板,与车门内壁板固接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上支撑壁以及与车门内板固接的上贴合板,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下支撑壁以及与车门内壁板固接的下贴合板。
优选的,在上述防撞梁支撑架中,所述下贴合板包括分别与所述车门内壁板固接的第一贴合板和第二贴合板,所述下支撑壁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贴合板和第二贴合板固接的第一支撑壁和第二支撑壁,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壁固接,所述第二支撑壁的顶部固接有与所述支撑板的底壁固接的第一固接板。
优选的,在上述防撞梁支撑架中,所述第二支撑壁靠近所述第一支撑壁的一侧,固接有贴靠于所述第一支撑壁内壁的第二固接板。
优选的,在上述防撞梁支撑架中,所述上贴合板垂直所述上支撑壁向外侧伸展与车门内板固接。
优选的,在上述防撞梁支撑架中,所述支撑板与防撞梁的接合面为沿防撞梁轴向设置的与防撞梁管壁贴合的圆弧支撑面。
优选的,在上述防撞梁支撑架中,所述下贴合板朝向所述防撞梁支撑架外侧伸展与车门内板固接。
优选的,在上述防撞梁支撑架中,所述上贴合板和所述下贴合板均与车门内板点焊固接。
优选的,在上述防撞梁支撑架中,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防撞梁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固接。
一种车门,所述车门内设有防撞梁和防撞梁支撑架,所述防撞梁支撑架为上述一项所述的防撞梁支撑架。
一种汽车,包括车门以及设置在所述车门内的防撞梁支撑架,所述车门为如上所述的车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撞梁支撑架,包括与防撞梁固接的支撑板,支撑板靠近车门框边沿处设有架撑支撑板的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包括向内弯折的上支撑壁以及与车门内板固接的上贴合板,支撑板还向内弯折形成有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与车门内壁板固接,固接板为下贴合板,上支撑壁和下支撑壁对支撑板提供支撑,上支撑壁将支撑板架高一定的高度,使得支撑板与门框边沿处的车门内板间存在一定距离,当汽车侧面受到撞击时,防撞梁受到朝向车门内侧的撞击力,支撑板受到向车门内的冲击,一方面上支撑壁和下支撑壁可以给防撞梁以支撑,另一方面,上支撑壁与支撑板内部存在空间,可以在支撑板受到压力后上支撑壁和下支撑壁产生充分的形变,来吸收外来的碰撞能量,减轻防撞梁对车门内板的撞击,减少车门内板的受撞击后的侵入量,保证了车辆内部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用于连接车门内板与防撞梁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防撞梁安装后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80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缓冲吸能结构及汽车
- 下一篇:分级减震式汽车保险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