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电池组系统模块均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2445.2 | 申请日: | 2014-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0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郑之乐;吕玫敏;刘思;余招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静洁;徐雯琼 |
地址: | 201615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电池组 系统 模块 均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模块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电池组系统模块均衡装置。
背景技术
车载电池系统的电池模块由多颗高能量锂电池所组成,模块在量产初期阶段,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的生产装配线大多使用均衡设备所自带的鳄鱼夹夹住电池极柱给模块均衡,由于电池数量较多且每颗电池间间距较小,在使用鳄鱼夹时容易造成短路,鳄鱼夹与电池极柱的接触电阻很大、每个鳄鱼夹之间的接触电阻差距也很大,这样容易造成均衡不充分,而人工装夹的效率也低、还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电池组系统模块均衡装置,使用过程无任何安全隐患且操作便捷,能够满足电池模块在生产初期的均衡需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车载电池组系统模块均衡装置,其底部与电池组的电池正负极极柱连接,所述的电池组顶部设有定位孔,其特征是,包含:
基板,沿其中心线对称设有两列槽孔,每个所述的槽孔的侧壁与所述基板的侧壁之间贯通设有顶丝孔;
若干探针隔离柱,每个所述的探针隔离柱对应设在所述的基板上的各个槽孔中,所述的探针隔离柱呈环状结构;
若干紧顶螺丝,每个所述的紧顶螺丝对应旋入所述的各个顶丝孔中,用来将每个所述的探针隔离柱紧顶固定;
若干探针接插件座孔端,每个所述的探针接插件座孔端对应插入并固定在所述的各个探针隔离柱内,所述的每个探针接插件座孔端的底部与所述的电池组的各个极柱对应连接。
上述的车载电池组系统模块均衡装置,其中,还包含:固定板,其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两端侧面,用于在测试时将所述的基板与电池组进行锁定。
上述的车载电池组系统模块均衡装置,其中,所述的槽孔为腰形槽孔,方便每个所述的探针隔离柱在对应的各个槽孔内进行小幅度移动调节。
上述的车载电池组系统模块均衡装置,其中,所述的两列槽孔之间的中心间距与所述电池组正负极极柱的中心距相适应。
上述的车载电池组系统模块均衡装置,其中,所述的紧顶螺丝采用蝴蝶螺丝。
上述的车载电池组系统模块均衡装置,其中,所述的基板采用玻璃纤维或环氧树脂材料制成。
上述的车载电池组系统模块均衡装置,其中:所述的基板两端的顶部分别设有拉手。
上述的车载电池组系统模块均衡装置,其中:所述的基板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若干第一定位销,用于连接所述电池组的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 保证了电池组中的每个电池充分均衡;
2、 使用玻璃纤维材质,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短路等安全事故,安全隐患降低;
3、 插销式设计,结构简单,便于快速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车载电池组系统模块均衡装置,其底部与电池组5的电池正负极极柱连接,所述的电池组5顶部设有定位孔,所述的均衡装置包含:基板1,沿其中心线对称设有两列槽孔11,所述的两列槽孔11之间的中心间距与所述电池组5正负极极柱的中心距相适应,每个所述的槽孔11的侧壁与所述基板1的侧壁之间贯通设有顶丝孔12;如图2所示,若干探针隔离柱2,每个所述的探针隔离柱2对应设在所述的基板1上的各个槽孔11中,所述的探针隔离柱2呈环状结构;若干紧顶螺丝4,每个所述的紧顶螺丝4对应旋入所述的各个顶丝孔12中,用来将每个所述的探针隔离柱2紧顶固定,所述的紧顶螺丝4采用蝴蝶螺丝;若干探针接插件座孔端3,每个所述的探针接插件座孔端3对应插入并固定在所述的各个探针隔离柱2内,利用每个探针接插件座孔端3内的弹簧使所述的每个探针接插件座孔端3的底部与所述的电池组5的各个极柱对应连接。
所述的车载电池组系统模块均衡装置还包含:固定板6,其设置在所述基板1的两端侧面,用于在测试时将所述的基板1与电池组5进行锁定。
所述的槽孔11为腰形槽孔,方便每个所述的探针隔离柱2在对应的各个槽孔11内进行小幅度移动调节,以适应电池组5在组装过程中产生的间距误差。
所述的基板1两端的顶部分别设有拉手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24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导引车动力数字化活化装置
- 下一篇:熔断电感打开时间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