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油专用高速比减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7912.2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7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邓巍;李建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巍;李建利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李中群 |
地址: | 710048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油 专用 速比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传动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减速装置,特别是一种石油专用高速比减速器。
背景技术
减速器作为机械传动通用的基础部件,直接决定了设备的能力、质量和可靠性。目前在石油作业领域广泛使用的机械减速器如油田用游梁式抽油机减速器等,如果在额定功率情况下,要从一个较低减速比(例如40∶1)的减速器设计成一个较高减速比(例如300∶1)的减速器,就必须要通过多级减速器的组合才能达到设计要求,其间需要齿轮和轴件等零件的数量也是成倍增加的,这也就使以往传统的石油专业用减速器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大、重量大、成本高等诸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石油专用高速比减速器,其产品可以在减速器零件数不变的情况下,达到任意减速比的设计。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石油专用高速比减速器,包括由前太阳轮、惰性轮、前内齿圈组成的前行星轮系和由后太阳轮、后行星轮、后内齿圈组成的后行星轮系,其中前内齿圈和后内齿圈刚性相连组成一体的悬浮轮,前太阳轮和后太阳轮的轮心通过动力输入轴刚性连接,前太阳轮通过惰性轮和前内齿圈传动连接,后太阳轮通过后行星轮与后内齿圈传动连接,后行星轮轮心连接有动力输出轴,在动力输出轴的轴杆后端装有由伞形齿轮和变向伞形齿轮组成的变向齿轮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包括:在后行星轮的轮心处设置有用于连接动力输出轴的连接系杆,在连接系杆的轴杆后端装有由伞形齿轮和变向伞形齿轮组成的变向齿轮组。
在上述石油专用高速比减速器中,伞形齿轮和变向伞形齿轮均为螺旋伞齿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石油专用高速比减速器是由两组行星轮系组合的特种减速器。实际工作中,当动力输入轴运转时,前太阳轮通过惰性轮带动前内齿圈运转,和前内齿圈一体的后内齿圈则带动行星轮运动,在后太阳轮和后内齿圈共同的作用下,行星轮带动动力输出轴产生运转,即由前行星轮系控制前内齿圈和后内齿圈的运动速度,以达到减速的目的。如果前太阳轮的轮径和后太阳轮的轮径相同,前内齿圈的轮径和后内齿圈的轮径相同时,虽然各级齿轮都啮合正常,动力输入轴也正常运转,但动力输出轴的输出转速为零,输出扭矩也为零。在动力输出轴连接系杆的后端装有由伞形齿轮和变向伞形齿轮组成的变向齿轮组,该结构可直接应用于油田用游梁式抽油机减速器上。
本实用新型中两组行星轮系的组合总共有不多于9个的齿轮元件,这些齿轮元件如有尺寸变化,就可以设计出多种不同速比的减速器。也就是说,如果在石油作业领域中,根据生产所需要的减速比,只要改变行星轮系中太阳轮、行星轮(或惰性轮)和内齿圈任何一个构件的尺寸大小,使得前后两组行星轮系运转速度不同,这样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轴转速就会有很多种变化,从而可以设计出不同减速比的减速器(如30∶1、300∶1、3000∶1,……)和扭矩,而不像本领域其它结构的减速器,若要加大速比或扭矩,就必须增加齿轮的数量,使结构趋于复杂。就此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石油专用高速比减速器在大速比使用的条件下,比本领域现有的同类产品更有优势,其结构也更为简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各数字标号的名称分别是:1-动力输入轴,2-前太阳轮,3-惰性轮,4-前内齿圈,5-后内齿圈,6-行星轮,7-后太阳轮,8-动力输出轴,9-伞形齿轮,10-变向伞形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内容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制作结构并不仅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石油专用高速比减速器由前太阳轮2、惰性轮3、前内齿圈4、后太阳轮7、行星轮6、后内齿圈5、伞形齿轮9、变向伞形齿轮10等组成,其中前太阳轮2、惰性轮3、前内齿圈4组成前行星轮系,后太阳轮7、行星轮6、后内齿圈5组成后行星轮系,前内齿圈4和后内齿圈5刚性相连组成一体的悬浮轮。设计结构上,前太阳轮2和后太阳轮7的轮心通过动力输入轴(通轴)1刚性连接,前太阳轮2通过惰性轮3和前内齿圈4传动连接,后太阳轮7通过后行星轮6与后内齿圈7传动连接,动力输出轴8连装在后行星轮6轮心处,在动力输出轴8连接系杆的后端装有由伞形齿轮9和变向伞形齿轮10组成的变向齿轮组。工作中,该高速比减速器以前行星轮系控制前内齿圈4和后内齿圈5的运动速度,以达到减速的目的。根据前述的减速原理,当前太阳轮2和后太阳轮7、惰性轮3和行星轮6以及前内齿圈4和后内齿圈5的这三组齿轮中每组齿轮的大小都相同时,则减速器的动力输入轴1在任何转速下,动力输出轴8的转速都为零。只要改变行星轮系中任何一组齿轮(太阳轮、行星轮、内齿圈)的尺寸大小,使得前行星轮和后行星轮系的运转速度有所不同,即可以设计出不同减速比的减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巍;李建利,未经邓巍;李建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79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却式螺母
- 下一篇:商用车后组合后悬置胶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