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涡轮飞机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29151.6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3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豁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豁谷 |
主分类号: | F02B37/007 | 分类号: | F02B37/007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刘衍军 |
地址: | 266021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轮 飞机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涡轮飞机发动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飞机只有一个前涡轮,其发动机多为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其工作原理大致是:将空气与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成良好的混合气,在吸气冲程被吸入汽缸,混合气经压缩点火燃烧而产生热能,高温高压的气体作用于活塞顶部,推动活塞作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曲轴飞轮机构对外输出机械能。其存在的缺点是,其结构较复杂,而且动力不很强大。而且发动机的整体结构比较复杂,零部件更多,安装、维修更加不便,而且增加了故障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部件少、结构简单但功效很高的双涡轮飞机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涡轮飞机发动机,包括前涡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后涡轮,所述前涡轮、后涡轮被包围设置于一气筒内;在所述前涡轮、后涡轮之间,设置有第一涡轮箱,所述第一涡轮箱内设置有第一涡轮;所述第一涡轮箱上、相邻前涡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气道;所述第一涡轮箱上、相邻后涡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排气道;所述第一涡轮箱上设置有第一气包,所述第一气包通过所述第一进气道与所述第一涡轮箱连通;所述第一气包的一侧,设置有油氧混合油雾喷嘴及电火花;所述后涡轮与所述第一涡轮箱之间设置有一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一排气道相通。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涡轮箱与所述后涡轮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涡轮箱,所述第二涡轮箱内设置有第二涡轮;所述第二涡轮箱上、相邻第一涡轮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气道;所述第二涡轮箱上、相邻所述后涡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排气道;所述第二进气道与第一排气道连通,所述第二排气道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涡轮箱上设置有第二气包,所述第二气包通过所述第二进气道与所述第二涡轮箱连通;所述第二气包的一侧,设置有油氧混合油雾喷嘴及电火花。
优选的,在所述第二涡轮箱与后涡轮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涡轮箱,所述第三涡轮箱内设置有第三涡轮;所述第三涡轮箱上、相邻第二涡轮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进气道;所述第三涡轮箱上、相邻所述后涡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排气道;所述第三进气道与第二排气道连通,所述第三排气道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三涡轮箱上设置有第三气包,所述第三气包通过所述第三进气道与所述第三涡轮箱连通;所述第三气包的一侧,设置有油氧混合油雾喷嘴及电火花。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包、第二气包、第三气包均为一个以上,且分别均布于第一涡轮箱、第二涡轮箱、第三涡轮箱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包、第二气包、第三气包均为四个,且呈90°分别对称设置于第一涡轮箱、第二涡轮箱、第三涡轮箱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排气道呈45°倾斜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前、后两涡轮及机身用气筒包围起来,防止了漏气,使得发动机本身有三种动力:(1)前涡轮受引擎驱动,吸入气流驱动飞机向前飞行;(2)后涡轮受引擎驱动,向后排泄驱动飞机向前飞行;(3)前涡轮吸入的气流向后排泄时,顺势再冲击后涡轮旋转,驱动飞机向前飞行。因此,本实用新型驱动飞机向前飞行的动力几乎三倍于现有技术。2、燃气冲入第一涡轮箱后,排泄至第二涡轮箱里并冲击第二涡轮箱里的涡轮旋转,这样,第二涡轮将受到两种冲击:第二气包燃气的直接冲击;第一涡轮箱余气的冲击。因此,它的效率将会更高。第三涡轮箱也是如此。这就大大提高了飞机的前行力。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化,维修方便,不易损坏,用材料小,坚固耐用,成本降低,飞机的效能可以增加若干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透视)图;
图3是图2中沿A-A向剖视图;
图4是图2中沿B-B向剖视图;
图5是图2的右视(从前涡轮看)图;
图6是图2的左视(从后涡轮看)图;
图7是图5中沿C-C向剖视图;
图8是图6中沿D-D向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
1、前涡轮;2、后涡轮;3、气筒;41、第一涡轮箱;42、第二涡轮箱;43、第三涡轮箱;
44、第四涡轮箱;51、第一涡轮;52、第二涡轮;53、第三涡轮;54、第四涡轮;
62、第二进气道;63、第三进气道;64、第四进气道;71、第一排气道;72、第二排气道;73、第三排气道;74、第四排气道;81、第一气包;82、第二气包;83、第三气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豁谷,未经张豁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91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离式涡轮增压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散热器加强型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