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柔索拉力传感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1781.2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4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吴蓉;谢飞;万涛;王冰;李宝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L5/04 | 分类号: | G01L5/04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顾潮琪 |
地址: | 71006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拉力 传感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感器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式柔索拉力传感器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测量柔索上拉力大小,并且实现调节作用,现实中传统的方法是将拉力传感器和柔索结构相连,并在柔索之间连接滑兰螺丝,通过调节滑兰螺丝达到调节柔索结构上的拉力大小。这种结构不易使拉力达到预期调节值,调节难度较大。
传统测量并调节柔索结构拉力大小的结构连接方式是:柔索固定端柔索结构连接滑兰螺丝柔索结构连接拉力传感器柔索结构柔索固定端。这样的结构形式存在以下缺点:
1、增加了零件数量和连接关系,增大了柔索结构测量误差;
2、通过滑兰螺丝调节时,对柔索结构产生较大扭转,调节完成后会出现反弹回转,拉力值无法稳定;
3、调节难度较大,不易达到预期拉力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通过测力装置和调节装置一体化设计,减少测量过程中的零件数量和连接关系,改变调节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使测量过程简单方便,提高可操作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可调式柔索拉力传感器结构,力敏器件采用槽型结构,测量装置和调节装置一体化设计,在测力构件中安装力敏器件,连接端采用齿条式设计,通过调整拉力传感器两端距离调节柔索构件上的拉力大小,并通过传感器实时传递出拉力值,实现实时控制,达到拉力测量调节目的。这些设计可以使测量更加方便、易于调节测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可调式柔索拉力传感器结构,包括测力构件1、齿条2、齿轮3、柔索4、导线5、紧固件、盖板7和力敏器件8;测力构件1的主体为一长方体长条,长方体长条的一侧沿长度方向开有滑槽,将开有滑槽的表面称为上表面,滑槽开口侧的宽度小于底部宽度;在长方体长条的一端延伸出和长方体长条轴线垂直的突起Ⅰ,另一端延伸出与滑槽两侧平行的两耳;测力构件1的下表面开有T形槽,在T形槽的下方靠近下表面处开有一凹槽,其中凹槽尺寸大于T形槽尺寸;齿条一端插入测力构件1的滑槽内,使齿条2和测力构件1两者之间形成滑动连接,且齿轮3与齿条2啮合;齿轮3的中心轴固连于测力构件1的两耳上,且齿轮被旋转机构驱动,绕其中心轴转动,进而驱动齿条滑动;当齿条滑动到所需位置时,通过测力构件1下表面的紧固件确定齿条与滑槽的相对位置;齿条的另一端延伸出和突起Ⅰ同向且相互平行的突起Ⅱ,且突起Ⅰ和突起Ⅱ上开有固定柔索4的孔;沿测力构件1长度方向的侧壁上开有使导线5穿过并使导线5和力敏器件8连接在一起的通孔;力敏器件8感应柔索之间的拉力,且力敏器件8和导线5固连在T形槽中,盖板7固连在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力敏器件8和导线5通过环氧胶粘接在T形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盖板7通过环氧胶粘接在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齿轮3一端的旋转机构为内六角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测力构件1上的紧固件为紧固螺钉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导线5的一端连接力敏器件8,另一端连接外部的测试仪器,通过人工旋转固定齿轮3的轴上的旋转机构,使齿轮3和齿条2之间相互滑动,进行柔索4之间的距离调节,柔索4之间的拉力通过力敏器件8进行感应,并将其传入到外部的测试仪器上显示出来,当达到所需要的柔索拉力时,用紧固螺钉6紧固死,从而完成整个过程。
发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设计一种可调式柔索拉力传感器结构,将测力器件和调节装置一体化设计,减少了测量过程中零件数量和连接关系,减小了测量误差;齿条式调节装置避免了调节过程中的扭转和回弹现象,保证了测量数值的稳定性,通过齿条上的刻度能够使调节过程更简单方便、直观,调节拉力易于达到预期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可调式柔索拉力传感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可调式柔索拉力传感器结构有盖板时的底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可调式柔索拉力传感器结构无盖板时的底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测力构件;2-齿条;3-齿轮;4-柔索;5-导线;6-紧固螺钉;7-盖板;8-力敏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17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时监测气压的报警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温度元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