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反射光路设计的瓶装液体异物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3189.4 | 申请日: | 2014-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7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屈桢深;焦文华;高常伦;王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屈桢深;焦文华 |
主分类号: | G01N21/90 | 分类号: | G01N21/9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9 | 代理人: | 陈子英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反射光 设计 瓶装 液体 异物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反射光路设计的瓶装液体异物检测装置,主要可用于各种瓶装液体特别是输液瓶等医疗用瓶装液体中的异物检测,属于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医用输液瓶对瓶内液体的洁净程度要求非常高,但由于生产工艺或生产环境等方面的原因,输液成品中可能混入玻璃屑、铝屑、橡皮屑、毛发、纤维或不溶药质等微小异物。这些异物粒径微小,在静脉输液中,可能随输液进入人体,导致血管堵塞,造成囊肿现象,严重危及病人的生命与健康。
根据中国药典规定,在输液瓶生产过程中,要对输液瓶内的注射剂逐瓶进行不溶物检查,传统的检查方法是直接通过人工视觉方法进行检验,灯检人员在一等的光照条件下,用人眼直接观察瓶装药液,发现是否存在异物并判断异物的大小,这种传统的方法劳动强度大,直接增加了大规模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成本,且灯检人员长时间从事检测工作会产生视觉疲劳和质量波动,是自动化生产线上比较突出的问题。
现有灯检机采用的技术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方法是旋转急停法。该方法中,相机在旋转大圆盘的某个位置固定不动。输液瓶跟随大圆盘公转,在进入拍照工位前,搓瓶装置或者机械手带动输液瓶进行自转,输液瓶中的液体旋转,在到达拍照工位时,刹车装置将输液瓶急停,瓶中的液体由于惯性作用继续旋转。相机对输液瓶进行连续拍照。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控制简单,缺点是由于拍照停顿,公转停止,造成灯检机机械部分走瓶速度较慢。
第二类方法是:随动回摆法。该方法中,相机在旋转大圆盘的某段圆弧区间来回摆动。在进入拍照工位前,搓瓶装置或者机械手带动输液瓶进行自转,输液瓶中的液体旋转,在到达拍照工位时,刹车装置将输液瓶急停,瓶中的液体由于惯性作用继续旋转。一组相机跟随输液瓶,在大圆盘的某段圆弧区间继续进行公转,多个相机对对应的多个输液瓶进行连续拍照,相机与输液瓶的位置保持相对静止。拍照结束后该组相机回摆。回摆后的相机继续对下一组输液瓶进行跟踪拍摄。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输液瓶不停顿,走瓶速度快;缺点是由于相机组长时间来回跟随输液瓶大幅摆动,虽然与输液瓶相对静止,但会来回扯动接口线缆,容易造成接口线缆松动及磨损,造成相机掉电或拍摄的图像无法传送到处理主机,设备失效并停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反射光路设计的瓶装液体异物检测装置,以实现瓶装液体检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提高检测效率,保证检测质量,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检测误差。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反射光路设计的瓶装液体异物检测装置,包括底光源、背光源、第一棱镜、第二棱镜、第三棱镜、侧后反射镜、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第三相机、机械手、检测大轮盘和机架,所述机械手为能够从检测瓶上部夹持检测瓶并带动检测瓶沿环形检测区公转的机械手,所述第一棱镜、第二棱镜和第三棱镜位于所述环形检测区的中心轴线上,与所述机架旋转连接,设有带动其转动的相应棱镜随动机构,所述底光源位于所述第一检测区间内的检测瓶的下方,设有能够带动其随检测瓶在所述环形检测区中的第一检测区内一同公转的底光源随动机构,所述侧后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一检测区间内的检测瓶的外侧,设有能够带动其随检测瓶在所述环形检测区中的第一检测区内一同公转的侧后反射镜随动机构,所述背光源位于所述环形检测区中的第二检测区间的外侧。当所述检测瓶进入第一检测区间时,所述底光源和所述侧后反射镜在相应随动机构的带动下与所述检测瓶一同公转,所述第一棱镜和所述第二棱镜在相应随动机构的带动下进行必要的旋转,以使经底光源照射后从所述检测瓶正面出射的能够形成相应底光透射图像的光线经所述第一棱镜反射后射入所述第一相机的镜头,使经底光源照射后从所述检测瓶背面出射的能够形成相应底光透射图像的光线经所述侧后反射镜反射后,再经所述第二棱镜反射后射入所述第二相机的镜头;当所述检测瓶进入第一检测区间时,经背光源照射后从所述检测瓶正面出射的能够形成相应背光透射图像的光线经第三棱镜反射后射入所述第三相机的镜头。
优选地,还设有检测大轮盘以及与所述检测大转盘配套的进瓶装置和出瓶装置,所述环形检测区位于所述检测大转盘的上方,与所述检测大转盘同轴。
优选地,所述检测大转盘与所述机架旋转连接或者所述检测大转盘设有用于带动检测瓶在环形检测区内移动的环形输送机构,依靠检测大转盘自身的转动或依靠环形输送机构带动检测瓶移动,实现对检测瓶的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屈桢深;焦文华,未经屈桢深;焦文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31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广视野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包含多镜头图像采集系统的表面组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