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曳引电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0512.2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1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邱鹏;叶明;谢小概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东奥德森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4 | 分类号: | B66B11/04;B66B7/06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戴心同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梯 结构 | ||
1.一种新型曳引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井道内的轿厢(1),所述轿厢(1)的顶部由开设轿门的前侧至后侧方向依次设有前导轮(31)和后导轮(32),所述前导轮(31)和后导轮(32)的轴向均与轿厢(1)的前后方向垂直,井道设有层门一侧的前侧壁(4)上固定有前承重架(40),所述前承重架(40)上设有承重绳头组(41),井道顶部靠其后侧壁(5)的位置设有梁架(6),所述梁架(6)上设有曳引驱动轮(61),所述曳引驱动轮(61)连接有曳引电机,所述曳引驱动轮(61)的轴向与轿厢(1)的前后方向垂直,井道内位于曳引驱动轮(61)靠后侧壁(5)一侧区域内且位于曳引驱动轮(61)的下方设有对重装置(7),所述对重装置(7)的上端设有反绳轮(71),后侧壁(5)上固定有后承重架(50),所述后承重架(50)上设有反绳轮绳头组(51),所述承重绳头组(41)和所述反绳轮绳头组(51)之间设有钢丝绳(8),所述钢丝绳(8)从承重绳头组(41)开始向下延伸后依次绕过前导轮(31)和后导轮(32)的靠下部的绳槽,然后向上方延伸后绕过曳引驱动轮(61)的靠上部的绳槽,接着向下延伸后绕过反绳轮(71)的靠下部的绳槽,最后向上方延伸连接至所述反绳轮绳头组(51),所述梁架(6)上还设有位于曳引驱动轮(61)左上方并作用于位于曳引驱动轮(61)左上部的绳槽上的一段钢丝绳(8)的左驱动辅助轮(91)和位于曳引驱动轮(61)右上方的并作用于位于曳引驱动轮(61)右上部的绳槽上的一段钢丝绳(8)的右驱动辅助轮(9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曳引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对重装置(7)的上端设有两个反绳轮(71),所述对重装置(7)的两个反绳轮(71)在竖直投影平面内分别位于曳引驱动轮(61)轴向的左右两侧,两个反绳轮(71)在竖直投影平面内以曳引驱动轮(61)的径向的中心截平面为对称面呈对称状分布,每个反绳轮(71)的轴向与曳引驱动轮(61)的轴向交叉且交叉形成的夹角为30-6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曳引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对重装置(7)底部和轿厢(1)底部之间连接有重量补偿宽型带(77),所述重量补偿宽型带(71)与轿厢(1)底部的连接部位位于轿门下方,所述重量补偿宽型带(71)的宽度大于等于井道的层门的门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曳引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曳引驱动轮(61)的外表设有主加强层(20),左驱动辅助轮(91)和右驱动辅助轮(92)的外表均设有辅助加强层(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曳引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主加强层(20)和辅助加强层(30)均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层,主加强层(20)的厚度为辅助加强层(30)的厚度的2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曳引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曳引驱动轮(61)和左驱动辅助轮(91)的中心连线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60度,曳引驱动轮(61)和右驱动辅助轮(92)的中心连线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60度,曳引驱动轮(61)和左驱动辅助轮(91)的中心连线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与曳引驱动轮(61)和右驱动辅助轮(92)的中心连线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东奥德森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东奥德森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05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