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框架式换流阀功率单元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7746.1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5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滕海;时伟;王强;张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荣信慧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00 | 分类号: | H02M1/00;H05K7/14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体 框架 换流 功率 单元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柔性高压直流输电领域的换流阀功率单元,尤其涉及一种分体框架式换流阀功率单元结构。
背景技术
换流阀是直流输电工程的核心设备,传统的柔性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功率单元采用整体框架设计,即将阀串单元、控制箱及电容器分别安装到整体框架中,再将阀串单元与控制箱之间有电气连接的部位通过相应的导线连接起来。由于功率单元内部器件布置比较紧凑,当阀串单元或控制箱出现故障时,把其中一部分拆下来进行更换时的操作过程比较复杂,耗时较长,因此一般情况下都是将故障功率单元整体拆下,然后用新的功率单元进行整体更换。由于功率单元中电容器所占成本比例较大,其本身故障率很低,如果跟随功率单元一同更换,势必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增加成本;而且电容器自重很重,给维修更换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框架式换流阀功率单元结构,其阀串单元和控制箱与主框架之间采用分体式设计,可通过滑道用拉手拉出单独维护,且维修更换十分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分体框架式换流阀功率单元结构,包括安装在主框架中的电容器和分体单元,所述分体单元可沿固定在主框架上的滑道滑动,分体单元上设有拉手。
所述主框架由下框架、上框架、前面板、侧板、后挡板和上盖板组成,电容器固定在主框架的后部,主框架前部的下框架两侧设滑道。
所述分体单元由分体框架、阀串单元、控制箱、左固定梁、右固定梁和引出排固定板组成,其中阀串单元和控制箱分别固定在分体框架的后部和中部,引出排固定板设置在分体框架前方的左固定梁和右固定梁之间,阀串单元的侧板上设一体成型拉手。
所述滑道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阀串单元和控制箱与主框架之间采用分体式设计,可通过滑道用拉手拉出单独维护,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提高了功率单元的可维护性;
2)阀串单元或控制箱出现故障时不用整体更换功率单元,电容使用周期大大延长,降低了运行成本;
3)自重大、故障率低的电容可固定不动,减少了维修工作量,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拆去侧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分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分体单元从主框架中拉出时的示意图。
图5是分体单元完全从主框架上卸下时的示意图。
图中:1.上框架 2.电容器 3.侧板 4.上盖板 5.前面板 6.后挡板 7.下框架8.分体单元 9.阀串单元侧板 10.阀串单元 11.控制箱 12.左固定梁 13.右固定梁14.引出排固定板 15.分体框架 16.主框架 17.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种分体框架式换流阀功率单元结构,包括安装在主框架16中的电容器2和分体单元8,所述分体单元8可沿固定在主框架16上的滑道17滑动,分体单元8上设有拉手。
所述主框架16由下框架7、上框架1、前面板5、侧板3、后挡板6和上盖板4组成,电容器2固定在主框架16的后部,主框架16前部的下框架7两侧设滑道17。
所述分体单元8由分体框架15、阀串单元10、控制箱11、左固定梁12、右固定梁13和引出排固定板14组成,其中阀串单元10和控制箱11分别固定在分体框架15的后部和中部,引出排固定板14设置在分体框架15前方的左固定梁12和右固定梁13之间,阀串单元的侧板9上设一体成型拉手。
所述滑道17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见图2,是本实用新型拆去侧板3后的结构示意图。换流阀功率单元按照功能分为三个部分:阀串单元10、控制箱11和电容器2,其中阀串单元10的功能是在整机设备中以拓扑结构相连接,通过可控器件的开关换流,实现功率的变换;控制箱11主要作用是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基于逻辑运算,实时地与上位机收发信息,并整理、分析,从而实现对整个单元的信息采集、控制和保护;电容器2为整个功率单元供电。
功率单元的主框架16由各组成部分通过相应的紧固件连接,其上框架1、下框架7、上盖板4和后挡板6形成框架结构,侧板3和前面板5主要起围护作用。主框架作为整个功率单元的主体支撑和箱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荣信慧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荣信慧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77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紧凑型变频器
- 下一篇:一种通过隔离信号链路采样的变频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