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发动机正时链系统的新型齿形链链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4562.1 | 申请日: | 2014-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4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金玉谟;付振明;金丽君;王庆雷;刘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征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G15/14 | 分类号: | F16G15/14;F16G13/0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发动机 正时 系统 新型 齿形 链链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传递的齿形链链板,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发动机正时链系统、变速器和分动器等齿形链传动的链链板。
背景技术
齿形链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机械基础件,特别是在高速、低噪声、大中心距的工况下,其传动性能优于同步带及滚子链传动,已逐渐成为传动行业首选的传动形式之一。近年来发动机的正时系统、机油泵、高压泵等系统和部件上越来越多的采用了齿形链传动,有取代齿形带传动的趋势。现有用于高速传动的齿形链是外啮合齿形链和内-外复合啮合齿形链。外啮合齿形链是链板以外侧齿廓与链轮轮齿接触的齿形链,外啮合的特点是链板的外侧直线齿廓与链轮轮齿定位稳定,缺点是啮合定位瞬间完成,多边形效应严重,冲击和噪声较大。内-外复合啮合齿形链工作链板的内侧齿廓先与链轮轮齿啮合,随着相邻两个链节之间转角的不断增大,逐渐由内侧外凸齿廓转化为外侧直线齿廓与链轮轮齿啮合,随后的过程中逐渐完全转化为外啮合,直至工作链板以外侧直线齿廓定位在链轮轮齿上。内-外复合啮合与外啮合齿形链相比更适合高速传动,多边形效应、冲击、噪声都较小。但在重载、高速情况下,两种啮合方式的链条做疲劳实验时,都会出现链条断裂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正时链系统的新型齿形链链板,改善链条的疲劳性能,增加链条的疲劳寿命,提高链条的破断载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发动机正时链系统的新型齿形链链板,链条节距P1为标准齿形链链板的链条节距P,过渡圆弧的半径R1为0.27P,链板孔直径d1为标准齿形链链板的链板孔直径d,链板薄弱位置边心距A1为0.22P,链板宽度W1为标准齿形链链板的链板宽度W,链板高度h1为标准齿形链链板的链板高度h,齿形角a1为标准齿形链链板的齿形角a;其中P为标准齿形链链板的链条节距,d为标准齿形链链板的链板孔直径,W为标准齿形链链板的链板宽度,h为标准齿形链链板的链板高度,a为标准齿形链链板的齿形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发动机正时链系统的新型齿形链链板,其有益效果在于,与以往普通的齿形链链板相比,链板组装的链条破断载荷约提高20%,增加了同等工作环境下链条的疲劳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标准齿形链链板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链链板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一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发动机正时链系统的新型齿形链链板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的用于发动机正时链系统的新型齿形链链板,链条节距P1为标准齿形链链板的链条节距P,过渡圆弧的半径R1为0.27P,链板孔直径d1为标准齿形链链板的链板孔直径d,链板薄弱位置边心距A1为0.22P,链板宽度W1为标准齿形链链板的链板宽度W,链板高度h1为标准齿形链链板的链板高度h,齿形角a1为标准齿形链链板的齿形角a;其中P为标准齿形链链板的链条节距,d为标准齿形链链板的链板孔直径,W为标准齿形链链板的链板宽度,h为标准齿形链链板的链板高度,a为标准齿形链链板的齿形角,A为标准齿形链链板的链板薄弱位置边心距,A=0.19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征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征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45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级调速倒档传动结构
- 下一篇:汽车多楔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