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提高转子端部齿头疲劳寿命的端部槽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9392.8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1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新亚;王庭山;李治;杨昔科;胡佩俊;张国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487 | 分类号: | H02K3/487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提高 转子 端部齿头 疲劳 寿命 端部槽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提高转子端部齿头疲劳寿命的端部槽楔结构,用于压紧和固定转子绕组,属于汽轮发电机转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传统的转子端部槽楔结构。发电机的转子端部槽楔1安装在转子本体2的端部,并与转子护环3热套配合。发电机工作时,转子端部槽楔1主要起到压紧和固定转子本体2槽内的楔下垫条4、槽绝缘5和转子绕组6的作用。转子本体2静止时,由于与转子护环3的过盈配合作用,转子本体2端部齿头处将受到很大的压应力;而在额定转速下,由于转子绕组6、槽绝缘5以及转子端部槽楔1等部件的离心力作用,转子本体2端部齿头将受到拉应力作用。在大幅的交变应力作用下,转子本体2端部齿头容易产生低周疲劳裂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转子端部齿头疲劳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转子端部齿头疲劳寿命的端部槽楔结构,包括安装在转子本体端部的转子端部槽楔,转子端部槽楔与转子护环热套配合,其特征在于:转子端部槽楔的端部两侧分别为键槽外侧斜面,转子端部槽楔位于键槽外侧斜面后方部分的两侧分别为键槽内侧斜面,键槽外侧斜面低于键槽内侧斜面。
优选地,所述键槽外侧斜面与所述键槽内侧斜面的高度差为H,H=0.7-0.9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可以消除额定工况下转子端部齿头受到的拉应力,使得发电机每次启停时转子端部齿头受到的交变应力减小,提高了转子端部齿头的疲劳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转子端部槽楔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转子端部槽楔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转子端部槽楔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结合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提高转子端部齿头疲劳寿命的端部槽楔结构,包括安装在转子本体2端部的转子端部槽楔1,转子端部槽楔1与转子护环3热套配合,转子端部槽楔1主要起到压紧和固定转子本体2槽内的楔下垫条4、槽绝缘5和转子绕组6的作用。
转子端部槽楔1的端部两侧分别为键槽外侧斜面7,转子端部槽楔1位于键槽外侧斜面7后方部分的两侧分别为键槽内侧斜面8,键槽外侧斜面7低于键槽内侧斜面8,其高度差为H,H=0.7-0.9mm。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工使得端转子端部槽楔1的键槽外侧斜面7比键槽内侧斜面8低,从而将转子端部槽楔1和转子本体2端部齿头在键槽外侧的斜面设计成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切断了槽内部件到转子本体2端部齿头的传力路径,使得槽内部件的离心力通过转子端部槽楔1直接作用于转子护环3上。在发电机工作时,槽内部件的离心力不会通过转子端部槽楔1传递到转子本体2端部齿头上,消除了转子本体2端部齿头的拉应力,使得发电机每次启停时转子本体2端部齿头受到的交变应力减小,提高了转子本体2端部齿头的疲劳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93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