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后货架安装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2666.0 | 申请日: | 201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0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伍毅;曾宪富;杜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银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7/04 | 分类号: | B62J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0709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货架 安装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讲,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后货架安装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的后货架安装在车架的后部,主要用于托运货物,该后货架主要承受向下的压力和冲力。现有的后货架均通过横向的连接板与车架尾管的后部连接,因此该连接板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和冲力。而连接板横向布置,在后货架的受力作用下极易发生弯折、断裂。也有将连接板的板体加厚、加宽并采用高强度材质的做法,但这又不利于制造成本的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的摩托车后货架安装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后货架安装组件,包括后横管和左右两根纵向布置的车架尾管,所述后横管横向连接在左右两边的车架尾管后部之间,在每一所述车架尾管的后部连接有上支撑块,左右两边的上支撑块对称布置,所述上支撑块由板体构成,包括连接部和安装段,其中安装段呈竖向板,该安装段位于对应车架尾管的外侧下方,在安装段的上端与对应车架尾管之间连接有连接部,在所述安装段的中部与后横管之间连接有下支撑块。
采用上述结构,在车架尾管的外侧连接上支撑块,该上支撑块的安装段竖向布置,并且安装段的上端通过连接部与车架尾管相连,在安装段的中部与后横管之间还连接有下支撑块,这样上支撑块和下支撑块在车架尾管外组成一个类三角形的架体,该架体的结构强度远远高于现有连接板的强度,并且整个架体与车架之间的连接稳定可靠,从而使后货架与车架之间的连接更加结实、牢固、可靠;使用中,后货架下侧的安装支耳与安装段固定,这样安装段的受力方向与其板面平行,安装段不可能发生弯折、断裂的情况,使后货架与车架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
所述下支撑块包括倾斜布置的支撑板,该支撑板的上端与后横管对应端的底部焊接,支撑板的下端与安装段的中部内侧焊接。下支撑块的支撑板两端各自与后横管和安装段连接,下支撑块的结构简单,支撑强度高。
所述支撑板与后横管的焊接点距离后横管的相应端头8-20mm。这样设置支撑板与后横管之间的焊接点,而不是将支撑板与后横管的端头相焊接,使支撑板与上支撑块之间的空间更大,结构更加牢固,对安装段的支撑效果更强,使后货架的安装更加结实、牢固。
所述支撑板的前后两边均向上弯折,形成前后两个侧板,所述侧板的上端与上支撑块的相应边沿、车架尾管的下侧、以及后横管的底部相抵,并通过焊接固定。这样设置侧板,使下支撑块和安装组件整体的强度更高。
所述安装段的前后两边均向车架尾管一侧弯折形成翻边,前后两个翻边分别位于下支撑块前后两个侧板的外侧。翻边的设置一方面增加了安装段的结构强度,有利于整体强度的提高;另一方面使用中该翻边可以与后货架安装支耳上的对应翻边相配合,有利于避免后货架前后晃动,使后货架的安装更加稳固。
所述连接部包括搭接段、倾斜段和横向段,其中搭接段呈圆弧形弯折板,该搭接段搭接在对应车架尾管的外侧上部,所述搭接段的下端与倾斜段的上端相连,所述倾斜段的上端靠近对应车架尾管、下端远离对应的车架尾管,该倾斜段的下端与横向段靠近对应车架尾管的一端相连,所述横向段远离对应车架尾管的一端与对应的安装段上端相连。这样连接部的结构简单,而且圆弧形弯折板的搭接段增加了连接部与车架尾管之间的搭接面积,使连接段与车架尾管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再则该搭接段搭接在对应车架尾管的外侧上部而不是下部,避免了搭接段从车架尾管上脱落,使上支撑块与车架之间的连接更加结实。横向段的设置为后货架的安装提供了让位,避免连接部与后货架相互干扰。
所述上支撑块和下支撑块均由板体冲压而成,并且构成上支撑块和下支撑块的板体厚2.5-3.5mm。上支撑块和下支撑块的强度更高。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架尾管的外侧连接上支撑块,该上支撑块的安装段竖向布置,并且安装段的上端通过连接部与车架尾管相连,在安装段的中部与后横管之间还连接有下支撑块,从而提供了一个结构强度更高的摩托车后货架安装组件,使后货架的安装更加结实、牢固、可靠,具有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且成本低廉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车架尾管1、后横管2、上支撑块3、搭接段3a、倾斜段3b、横向段3c、安装段3d、翻边3e、下支撑块4、支撑板4a、让位缺口4a’、侧板4b和螺母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银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银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26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