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梯度凝胶混合装置及其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5971.7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6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华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祥弘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N27/447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梯度 凝胶 混合 装置 及其 控制电路 | ||
1.一种自动梯度凝胶混合装置,包括盛溶液A的第一容器、盛放溶液B的第二容器,盛放混合溶液C的第三容器以及测试梯度凝胶的第四容器,且所述溶液A和溶液B之间有浓度差;还设置有第一活塞的第一活塞缸体、设置有第二活塞的第二活塞缸体,所述第一活塞缸体和第一容器之间连接第一连通管道,所述第一活塞缸体和第二活塞缸体与第三容器之间均通过第三连通管道连通,第三容器与第四容器之间设有第四连通管道;所述第一连通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第二连通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第三连通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自动控制溶液A和溶液B混合且连续形成梯度凝胶的控制器以及分别用于控制溶液A进入第一活塞缸体的第一电机,用于控制溶液B进入第二活塞缸体的第二电机,用于控制溶液A和溶液B混合灌胶的第三电机以及用于控制第四容器等时间等间距移动的第四电机,且每个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梯度凝胶混合装置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用于控制第一电机的第一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第二电机的第二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第三电机的第三控制电路以及用于控制第四电机的第四控制电路,用于搅拌混合溶液的搅拌电路,指示灯电路以及用于给各个电路提供稳态工作电压的稳压电路,所述各个电机的控制电路、搅拌电路和指示灯电路均连至单片机,所述稳压电路分别提供3.3V和12V的工作电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梯度凝胶混合装置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至第四控制电路均包括继电器、三极管和MOS管,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且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经电阻R1连向第一三级管Q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至继电器的线圈一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继电器的线圈另一端接12V电压,且继电器的线圈两端之间还并 联有单向导通的第一二极管D1极管的正极连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二极管D1极连12V电压,继电器的触点为常开触点,触点一端连电机启动电压,另一端连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口;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经电阻R2连向单片机,同时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还经电阻R5连3.3V电压,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经电阻R3连12V电压,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还连MOS管的栅极,MOS管的漏极连至输出端口的另一端,MOS管的源极接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经电阻R4连MOS管的漏极,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经电阻R5连向单片机,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输出端口与对应阀门的电机;
当需要开启某一控制电路时,单片机会给予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触发信号,促使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的导通,第一三极管Q1导通后,继电器的线圈有电流流过,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即与电机的启动电压导通,第二三极管Q2通促使MOS管的导通,从而输出端口与电机之间连通,同时第三三极管Q3导通,将输出端口的信号反馈给单片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梯度凝胶混合装置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电路包括搅拌器和第四三极管Q4,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经电阻R6连向单片机,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搅拌器,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搅拌器的另一端接12V电压,搅拌机的两端还并联有电容C1和第二二极管D2;
当溶液A和溶液B进入第三容器后,需要混匀混合溶液C,此时单片机给予第四三极管Q4触发信号,促使第四三极管Q4导通,从而启动搅拌器搅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祥弘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祥弘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597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