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速器悬置托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7489.9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6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孙浩;范一凡;刘博;赵媛媛;郑琳;窦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06 | 分类号: | B60K17/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器 悬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速器悬置托板。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造领域中,变速箱悬置支架是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之一,它的作用是支撑悬置、连接变速箱及传递载荷。纵置发动机的现有变速器悬置托架一般采用钣金结构,通过螺栓与车身地板进行联接,此种联接方式因钣金结构而导致动刚度与模态相对较低,易产生共振,车内噪声较大,影响整车NVH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变速器悬置托板,以改善变速器悬置托板与车身地板动刚度与模态较低的问题,有效地降低车内噪声,提高整车NVH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变速器悬置托板,其主体为底面水平、顶面随形安装空间的铸铝结构,所述变速器悬置托板于所述主体的左右两端处经第一螺栓与车身纵梁联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栓设于第一螺栓孔内,所述第一螺栓孔设于所述主体的左右两端且上下通透,所述第一螺栓孔于该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两处。
进一步的,所述变速器悬置托板于其与所述车身纵梁间联接点的靠近所述主体的左右中心方向的旁侧,分别设有一处向上延伸的立柱,所述变速器悬置托板于所述立柱的上端与车身地板相固定联接。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上端带有吊耳孔,所述吊耳孔内设有吊耳,所述吊耳呈U形,所述吊耳的水平的中部穿过所述吊耳孔,其两侧部分别沿所述水平中部的两端向上弯折且于上端带有外凸边沿,所述边沿上设有上下通透的第二螺栓孔,所述变速器悬置托板于所述第二螺栓孔处经第二螺栓与所述车身地板固定联接。
进一步的,所述变速器悬置托板还配有安全防碰撞结构,所述安全防碰撞结构经第三螺栓联接于左侧立柱的右端。
进一步的,所述变速器悬置托板的底面带有配重凹槽,所述配重凹槽内可拆卸地固定有配重块。
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与所述变速器悬置托板间经螺纹紧固件固定联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中部设有变速器悬置安装点,所述主体于所述变速器悬置安装点处经螺栓与变速器悬置相联接。
进一步的,所述变速器悬置托板的底面带有加强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速器悬置托板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速器悬置托板整体采用铸铝结构,通过第一螺栓与车身纵梁联接装配,可提升变速器悬置托板与车身的动刚度;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柱通过吊耳与车身地板螺纹联接,可增大变速器悬置托板的联接强度;
在左侧立柱上还固定有安全防碰撞结构,该安全防碰撞结构为独立结构,通过第三螺栓与左侧立柱联接。当车辆发生碰撞变速器发生后移时,可通过安全防碰撞结构引导变速器后移方向,并通过安全防碰撞结构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能提高变速器悬置托板的碰撞强度,提高碰撞安全性。碰撞防护面积的大小可通过改变安全防碰撞结构的大小来实现;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配重凹槽内设有与悬置托板可拆卸联接的配重块,能改变变速器悬置托板、变速器的固有频率。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匹配不同质量的配重块来调节托板的动刚度,进而降低车内噪声,利于车辆NVH性能的提升;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强筋采用高密度分布,可提高变速器悬置托板的整体强度、刚度及自身固有模态。
本实用新型的变速器悬置托板适用于各种纵置变速器悬置系统。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变速器悬置托板1的主体A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变速器悬置托板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与车身地板11的联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与车身纵梁3的联接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全防碰撞结构12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374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急制动缓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上进风格栅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