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驾驶直升机的机身框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6118.0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0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陈文贵;方逵;戴思慧;艾亮东;陈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李明 |
主分类号: | B64C1/06 | 分类号: | B64C1/06;B64C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黄美成 |
地址: | 410128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驾驶 直升机 机身 框架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驾驶直升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驾驶直升机的机身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大部分中小型无人驾驶直升机的机身框架结构,为了保证足够的强度,普遍采用较多的支撑结构和厚度较大的底板和支撑板,加大了机身重量。并且为确保结构强度,通常把发动机安装在机身内部,使得结构重量和体积都较大,发动机拆装和使用维护极为复杂,且发动机所占机身的容积很大,不利于装载其他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人驾驶直升机的机身框架结构,使发动机的拆装和维护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人驾驶直升机的机身框架结构,所述机身框架包括机身侧板37、设备安装支架、机身支柱40和尾管11;所述机身侧板37是两张结构相同、相互平行安装的板状结构,用于支撑和安装部件;设备安装支架固定于两张机身侧板中间;两块机身侧板37之间垂直于机身侧板设有多根机身支柱40,用于支撑机身侧板和加强机身框架的强度;所述设备安装支架包括辅助升力-反扭力-冷却功能装置支撑架38、发动机安装板39、启动器安装支架、舵机安装支架29和尾管安装支架;所述尾管安装于尾管安装支架上;所述机身侧板前下端设有发动机安装缺口,发动机上的安装支座嵌入该缺口内,并与发动机安装板固定39。
进一步地,所述机身侧板37上设有减速箱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机身支柱为3个。
进一步地,所述机身侧板上设有减重孔。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无人驾驶直升机的机身框架结构,在机身侧板前下端设计发动机安装缺口,发动机上的安装支座通过嵌入该缺口内,与发动机安装板固定安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发动机采用悬挂安装的形式,从机身前方安装,安装维护时不需要拆卸整个机身框架,可实现发动机的快速拆装和方便维护。并且通过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将发动机的安装支座与机身框架定位固定,使安装更加平稳可靠。取消了减速箱安装底板,减速箱通过机身侧板上的安装孔直接安装在侧板上,减轻了机身重量并保证了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无人驾驶直升机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例中主旋翼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例中主旋翼系统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无人驾驶直升机4通道混合控制倾斜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无人驾驶直升机的启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无人驾驶直升机的机身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机身框架的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无人直升机传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实例中减速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实例中辅助升力-反扭力-冷却功能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实例中单个辅助升力-反扭力-冷却功能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2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无人驾驶直升机起落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3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无人驾驶直升机尾旋翼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主旋翼头 10、尾旋翼 20、支撑轴承
2、主旋翼 11、尾管 21、挥舞减震垫
3、倾斜盘装置 12、尾旋翼装置 22、横轴
4、减速箱 13、机身框架 23、挥舞铰支柱
5、启动装置 14、变距摇臂 24、端面止推轴承
6、辅助升力-反扭 15、主桨夹 25、旋转杯体
力-冷却功能装置 16、主旋翼垫片 26、固定杯体
7、发动机 17、旋翼头中联 27、第一舵机
8、排气管 18、主轴 28、第二舵机
9、起落架 19、摆振铜套 29、舵机安装支架
30、变距拉杆 44、二级同步轮 59、尾变距拉杆
31、动作拉杆 45、减速箱下盖 60、联轴臂
32、双环剪型臂 46、减速箱上盖 61、变距滑套
33、单环剪型臂 47、齿轮轴 62、铜轴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李明,未经湖南农业大学;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61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