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6216.4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7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陈群生;朱志国;谭明;王游翔;王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润通动力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12 | 分类号: | F01P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247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水冷 发动机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水冷发动机,尤其涉及其中的箱体冷却。
背景技术
当前载重三轮摩托车用发动机主要为水冷发动机,其冷却系统主要由水泵、水套、恒温器、散热器等组成。发动机工作时,曲轴驱动水泵转动,散热器中冷却水经下软水管进入水泵,经水泵提高压力后,冷却水经水管首先泵入气缸水套内对气缸进行冷却,之后直接进入气缸头水套对气缸头燃烧室进行冷却。吸热后的高温冷却水,通过恒温器、上软水管进入散热器,将冷却水所携带的热量通过散热片散发到空气中去,使冷却水温度降低以循环使用。由于目前用户市场主要将三轮摩托车用于载货,发动机载重大、热负荷高,发动机机油温度偏高,为解决这个问题,也有技术在箱体底部增设冷却水套,使冷却水由水泵出来之后沿右曲轴箱盖、左曲轴箱盖依次冷却,再经软管流向气缸、气缸头水套如前方式进行循环。
目前这种在箱体上设置水套的技术,其冷却管线长,造成水泵供水压力不足,因而冷却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增大水泵供水能力,需要另外开发水泵,投入增大。另一个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三轮摩托车正常使用过程中或在维护修理时需要补充冷却液,但目前市场条件下用户或维护人员补液操作并不规范,其在冷却系统中补加的不是冷却液(防冻液),多数情况下是直接加注自来水。这样,在零度以下使用环境,尤其在北方的冬季条件下使用,箱体水套内的水可能结冰,体积膨胀,容易造成水套被胀破,从而使发动机箱体受损。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需要解决三轮摩托车用水冷发动机箱体冷却线路过长的问题,以及防止在寒冷条件下因水套内冷却水结冰而使发动机机体破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是这样设计的,其包括:发动机,该发动机具有左、右曲轴箱体、气缸、气缸头;设置于发动机上并由其自驱动的水泵;设置于发动机上、供冷却液通过并带走发动机热量的水道;用于冷却液循环散热的散热器;连接于水泵、水道、散热器之间,供冷却液循环通过的软管,其特别之处在于:水道包括设置在曲轴箱体上的箱体水道及设置在气缸或气缸头至少其中之一上的气缸-气缸头水道;至少在箱体水道内嵌设有一弹性部件,在水道内冷却液结冰时,结冰所胀大的空间将挤压该弹性部件而得以释放。
进一步,箱体水道设置为由左、右槽部直接形成,其中:左槽部,其沿左曲轴箱体的底部、前侧部形成且开口于合箱面;右槽部,其与左槽部相对应,沿右曲轴箱体的底部、前侧部形成且开口于合箱面;左、右曲轴箱体合箱后,左、右槽部直接形成完整的箱体水道。在此基础上,弹性部件可嵌设于左槽部或右槽部其中之一内。
在前述任一设计的基础上,弹性部件被设计为一两端密封的橡胶软管。
至少在箱体水道内嵌设一弹性部件,可有效防止冷却液结冰时胀破箱体,如果将其应用于气缸或气缸头水道,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将箱体水道设为左、右槽部合箱后直接形成的完整水道,左、右槽部之间不相互隔离,较现有技术冷却液先经右槽部再流经左槽部,水道距离缩短,水道通水量更大,能够减轻水泵的泵送压力,不致影响下一段即气缸-气缸头水道的正常运行。
而将弹性部件设为两端密封的橡胶软管,其具有可压缩性,并在解除压缩(即融冰后)后又能很好复原,所以能够达到水道防冻的目的,且简便易行,成本低,便于嵌设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发动机的左曲轴箱体的立体示意图(放大)。
图3是图1中发动机的右曲轴箱体的立体示意图(放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说明中所涉及到的方向,以图1中所标示的方向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润通动力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润通动力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62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气增压系统
- 下一篇:一种耐腐蚀消音排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