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圆筒内壁加载内压的软体气囊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94691.8 | 申请日: | 2014-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8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昊;尹伟;丁文祺;顾海贝;白鹭;葛鹏;梁超;刘彦毛;吴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 |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吕岩甲 |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筒 内壁 加载 软体 气囊 | ||
1.一种对圆筒内壁加载内压的软体气囊,其特征在于:该气囊为由上端面(1)、下端面(2)和侧壁(6)构成的圆饼形气囊,在气囊内部上下两端面之间均匀地粘接有布条(3),并在上端面(1)上加工有两个管嘴(4);在上端面(1)环向粘贴若干个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圆筒内壁加载内压的软体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采用PVC薄膜进行加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圆筒内壁加载内压的软体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条(3)采用帆布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圆筒内壁加载内压的软体气囊,其特征在于:当试验中需要在试验件内壁布设电缆、软管设备时,要求电缆和软管可以穿过气囊,此时在气囊中心开轴向孔,在孔中穿有硬管(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圆筒内壁加载内压的软体气囊,其特征在于:当试验中需要对试验件不同高度处加载不同的内压载荷时,将多个气囊沿轴向依次安装,每个气囊分别有两个软管引出,分别用于增压和压力测量,安装时将上方气囊的两根软管从下方气囊中心的硬管(7)穿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圆筒内壁加载内压的软体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采用直径为8mm的塑料软管;所述硬管(7)采用直径为30mm的塑料硬管或钢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圆筒内壁加载内压的软体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直径大于试验件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圆筒内壁加载内压的软体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条(3)根据试验所需加载压力的大小而定,如压力较大,则选用抗拉较强且方便粘接的布条,并增加布条的分布密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圆筒内壁加载内压的软体气囊,其特征在于:试验时,在试验件端框处一周系好一定长度的绳子,并通过绳子的另一端连接气囊上端面环向的扣(5),将气囊固定在指定的高度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469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原位微纳米压痕/划痕测试仪
- 下一篇:用于颗粒力链观测的磨粒约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