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体补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7652.5 | 申请日: | 2014-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3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崔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建国 |
主分类号: | B63B43/16 | 分类号: | B63B4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体 补漏 装置 | ||
1.一种船体补漏装置,包括弹撑式堵漏器(1)、固定架(2),其特征在于:固定架的滑钳(24)可卡接在船体破损边缘处,架中间的隔板及孔(27)置于弹撑式堵漏器的主杆(10)上并紧固,主杆顶端连接堵漏器底板(11)底面,底板面与带有可折叠竖角板(121)的竖框板(12)或支撑幅杆(14)转动连接并设有弹性撑张件(17),蓬毯(13)覆盖连接在竖框板、竖角板或支撑幅杆架框上与其成一体,蓬毯与框杆可向上收拢折叠或向下弹撑张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体补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腔盖板(3),所述盖板为下开口圆形柱体或方形箱体,内为空腔,其盖板框边(31)平整且有磁性,框边上设有凹槽(32),槽内的密封胶垫(33)高出框边平面,两侧壁板上设有抬手(36),盖板顶部中间有孔(35)可穿在主杆(10)或加长杆(103)尾端丝纹上用转盘螺母(102)与固定架(2)紧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体补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架(2)为至少一根导轨滑杆(21),杆中间设有隔板及孔(27),杆一侧两端有滑钳(24),可向外滑动至破洞边缘处用手旋丝(25)紧固,滑钳上的手控卡栓(26)可卡进滑杆的卡孔(22)内,固定架的长度大于所放位置破损洞的长度;导轨滑杆也可设为可伸缩套管,内管(23)上端固定连接滑钳,下端安装在滑杆(21)内,可伸缩滑动夹固在破洞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体补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撑式堵漏器底板(11)为至少三条边以上的等边多边形,其边与竖框板(12)底边通过套管或铰链(15)转动连接,连接处设有弹性撑张簧(17),竖框板两侧竖边转动连接竖角板(121),竖角板间也转动连接,竖起时竖角板呈倒三角形可折叠放置在竖框板拢合围成的上开口箱体内,竖框板顶端设有挂环及绳索(16),顶杆(18)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竖框板(12)和主杆上的滑块(19),框板弹撑开时为近似 圆面状的内空支撑架框,可将破洞及卷起的残板覆盖在内,竖框板高可长于底板边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体补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撑式堵漏器底板(11)为圆形,多根支撑幅杆(14)圆周排列其下端通过销轴与底板面转动连接,连接处设有弹性撑张簧(17),支撑幅杆上端有挂环及绳索(16),绳索另一端收集于主杆处,顶杆(18)一端与支撑幅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主杆上滑块(19)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体补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撑式堵漏器的等边多边形底板(11)其外边与竖框板(12)底端转动连接并设有弹撑件(17),多根支撑幅杆(14)圆形排列与底板面板转动连接并设有弹撑件,支撑幅杆高于竖框板,收拢时支撑幅杆在底板面里侧,竖框板在外侧,撑开时支撑幅杆架体覆盖竖框板架体。
7.如权利要求4至6中之一所述的船体补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撑式堵漏器架框上覆盖有堵漏蓬毯(13),其蓬体内设有金属或纤维内筋,蓬表面为至少一层胶质防水蓬布,内面为粗毛毯状,蓬的外沿压边(133)装有磁性体,可吸附贴紧船壳,蓬面有杆套或扎带(132)供支撑架杆穿入或紧固,蓬毯形状与支撑框架张开的形状相对应且连接成一体,架框及蓬体可向上折叠拢合或向下弹张撑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体补漏装置,其特征在于:蓬毯与框杆的收拢折叠为:主杆(10)内设有内管(104),其穿过底板中心且高于竖起的竖框板及支撑幅杆,其顶端旋转连接于下开口的尖顶桶套内顶尖处,桶套下落可将竖框板、支撑幅杆上端罩拢在内,桶套上移 脱离杆体上端,架板杆弹力张开;也可将竖框板、支撑幅杆顶端的挂环(16)拢合一起套扣在内管顶端,内管下落时套环脱落,架杆弹力张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体补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为圆管,顶端有丝纹(101)或卡栓可与底板底面旋接或卡接,主杆上有与顶杆(18)一端转动连接的滑块(19),可随竖框板(12)或支撑幅杆(14)的张开收拢上下滑动,主杆尾端也可旋接加长杆(103),其两杆的尺寸形状相对应且尾端有丝纹及转盘螺母(102),固定架中间隔板及孔(27)可置于主杆上的转盘螺母之间紧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体补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架框杆选用有强度的轻质金属或塑胶杆材,木质或化塑船体可采用相近的材料粘合或烫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建国,未经崔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765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