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提高回归力的回归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1263.5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2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廖瑞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5/06 | 分类号: | E05F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回归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归缓冲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可提高回归力的回归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按,一般回归缓冲器结构,请参阅图1所示,其主要于一回归缓冲机构11、一滑动机构12与一拨动件13所构成,该回归缓冲机构11具有一壳体111与一盖体112,该滑动机构12设于该壳体111内,又该回归缓冲机构11及拨动件13分别装设于一门框14及一门体15上,该滑动机构12内通常尚包含有弹性件16、缓冲机构17(如缓冲棒)及释放爪18,该释放爪18与拨动件13两者系可分离地相互卡抵,其达到自动回归与缓冲的原理系藉由门体15之移动来控制并切换该拨动件13与释放爪18之分离或结合卡抵,而可切换弹性件16之拉伸定位或回归复位,从而使该门体15可达到自动回归与缓冲之目的,在此,该滑轨回归装置的其余细部构造及动作原理均为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具体可参考中国台湾专利M448202号「回归缓冲装置(二)」或M441705号「门体回归缓冲机构」等案,于此不再赘述。
按一般回归缓冲装置,其虽可因弹性件16随着弹性拉伸变形而达到回归之功效,但往往因使用的弹性件16为仅具备单一弹力系数特性的弹簧,导致回归缓冲装置在回归时随着弹性件16变形量减少,而使后段回归的力道减弱,造成回归缓冲装置在带动门体15回归时无法有力的将门完全闭合,因而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的回归缓冲器结构,因弹性件随着收缩变形而导致回复力减弱,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回归力的回归缓冲装置,其可提高回归缓冲装置的回归力;
为达成以上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提高回归力的回归缓冲装置,其包含:
一回归缓冲机构,该回归缓冲机构设有一盖体、一上壳体、一下壳体,该盖体设有一长条状沟槽,该长条状沟槽设有第一缺口部与第二缺口部,又该上壳体设有一第二限位孔,该上壳体设有被接合部;
一拨动件,该拨动件系供上壳体套设于内,又该拨动件系可滑移的套设于盖体内,又该拨动件设有一第一凹口部和第二凹口部,该第二凹口部系对应上壳体的第二限位孔配置,又该拨动件设有一磁铁;
一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与下壳体结合,又该缓冲机构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又该缓冲机构设有一第一滑动座,该第一滑动座设有第一限位孔,又该第一滑动座系与第一弹性件结合,又该缓冲机构设有第一滑动片,该第一滑动片设有一第一释放爪,该第一释放爪系可穿设拨动件的第一凹口部和第一滑动座的第一限位孔,并可在第一限位孔内和第一凹口部内滑移转动,又该缓冲机构设有至少一个缓冲棒,该缓冲机构设有一第二弹性件,该第二弹性件一端与下壳体结合,又该第二弹性件另一端设有一与上壳体之被接合部相对应的接合部;
一第二滑动片,该第二滑动片设有一第二释放爪,该第二释放爪系可穿设第二限位孔和第二凹口部,并可在第二限位孔和第二凹口部内滑移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藉由回归缓冲机构与拨动件结合,并藉由回归缓冲机构内设有一缓冲机构,再藉由缓冲机构设有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该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分别使缓冲机构有两段回归力,即可达到提高回归缓冲装置的回归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常用的回归缓冲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其中,11-回归缓冲机构,111-壳体,112-盖体,12-滑动机构,13-拨动件,14-门框,15-门体,16-弹性件,17-缓冲机构,18-释放爪;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提高回归力的回归缓冲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提高回归力的回归缓冲装置的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提高回归力的回归缓冲装置的第一释放爪卡抵第一缺口部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提高回归力的回归缓冲装置的第二缺口部动作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的关门动作前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的关门动作后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二的侧视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二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三的组合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四的分解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四的组合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五的分解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五的第一释放爪卡抵第一缺口部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五的第二释放爪卡底第二缺口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12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