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炉线圈生产用自动绕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9180.2 | 申请日: | 2014-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4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邱成;毛丹丹;王小玲;李保江;李登峰;王俊;高燕;宋双;雷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祥三富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431900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炉 线圈 生产 自动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电磁炉线圈生产用绕线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磁炉线圈是电磁炉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因此电磁炉线圈的质量是决定电磁炉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其中在线圈的绕制过程中就需要较好的控制线圈盘的直径、匝距及松紧程度需符合标准要求且均匀一致。目前行业绕线设备无论横向或竖向的绕线方式,其绕制方法均通过设置固定气压压力作用于线圈压盘进行绕制,气压常受不稳定因素干扰处于不稳定状态,且线圈盘从内圈到外圈在绕制过程中随压盘升降移动过程,线圈受到压力不均匀,线圈盘易断线,且线圈盘直径及厚度的一致性不稳定,直接影响到了线圈性能参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绕制速度快,工人劳动强度低,可根据不同产品的需要精确控制所绕线圈的直径、厚度、匝距及松紧程度,且可有效提高产品质量性能的电磁炉线圈生产用自动绕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电磁炉线圈生产用自动绕线装置,它主要包括有底板、支架臂、压紧气缸、气缸导杆、气缸座、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制动气缸、制动气缸座、制动块、托盘轴、上托盘、下托盘、卸料板、卸料顶杆、内环、外环、外环推杆、锁栓、复位弹簧、弹簧挡板、卸料凸轮、成对垫块、外环推板、托架、解锁气缸、卸料气缸、主轴、主轴套、主同步带轮、从同步带轮、驱动电机、外环推动气缸和底座,所述气缸座通过支架臂固定安装在底板上,在该气缸座上开设有纵向导杆孔,所述气缸导杆插置在该导杆孔内并与上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压紧气缸固定在气缸座上其伸缩杆前端与上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制动气缸座固定安装在下连接板上,在该制动气缸座内开设有槽孔,所述制动块位于该槽孔内并与固定在制动气缸座上制动气缸的伸缩杆相连接,所述下连接板固定在上连接板上,所述制动块上开设有制动槽孔,所述托盘轴活动插置在制动块的制动槽孔内,所述上托盘固定安装在托盘轴的轴盘上,在该托盘轴的下端开设有止动槽;所述主轴套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底部,主轴活动套置在主轴套内,所述从同步带轮固定安装在主轴上,所述驱动电机和外环推动气缸分别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主同步带轮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上并与从同步带轮传动连接,外环推动气缸与主轴的下端相连接,所述托架固定安装在主轴的上端,外环推板位于托架内并与主轴的上端相接触,所述卸料凸轮置于托架内的外环推板上方,在该卸料凸轮上表面设置有卸料导槽,成对垫块压垫在卸料凸轮上,所述下托盘固定在托架上并将卸料凸轮和外环推板锁置在托架内,在该下托盘的底侧开设有滑槽,所述锁栓插置在该下托盘的滑槽内,在该锁栓上分别开设有由圆形和方形组成的锁孔和长条状孔,所述复位弹簧置于该长条状孔内,在所述弹簧挡板上设置有挡齿,弹簧挡板固定在下托盘的底侧并将锁栓锁置在下托盘的滑槽内,位于弹簧挡板上的挡齿置于长条状孔内并与复位弹簧的内侧端相接触,所述卸料板置于下托盘的上侧,在该卸料板上开设有中心孔和月牙孔,所述内环位于卸料板的中心孔内并固定在下托盘的中心处,外环呈月牙状置于卸料板的月牙孔内,所述下托盘上还分别开设有卸料顶杆孔和推杆孔,卸料顶杆插置于下托盘的卸料顶杆孔内,其上端固定在卸料板的底部,下端与卸料凸轮表面的卸料导槽相接触,外环推杆插置于下托盘的推杆孔内,其上端与外环相固定,下端与外环推板相接触,所述解锁气缸通过支板固定在底板上,其伸缩杆的前端与锁栓相接触,所述卸料气缸也通过支板固定在底板上,其伸缩杆的前端与卸料凸轮的端部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操作方便简单,绕制速度快,工人劳动强度得到了大大降低,可根据不同产品的需要精确控制所绕线圈的直径、厚度、匝距及松紧程度,还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上部分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中部分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下部分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锁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制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卸料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电磁炉线圈生产用自动绕线装置,它主要包括有底板1、支架臂2、压紧气缸3、气缸导杆4、气缸座5、上连接板6、下连接板7、制动气缸8、制动气缸座9、制动块10、托盘轴11、上托盘12、下托盘13、卸料板14、卸料顶杆15、内环16、外环17、外环推杆18、锁栓19、复位弹簧20、弹簧挡板21、卸料凸轮22、成对垫块23、外环推板24、托架25、解锁气缸26、卸料气缸27、主轴28、主轴套29、主同步带轮30、从同步带轮31、驱动电机32、外环推动气缸33和底座34,所述气缸座5通过支架臂2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在该气缸座5上开设有纵向导杆孔,所述气缸导杆4插置在该导杆孔内并与上连接板6固定连接,所述压紧气缸3固定在气缸座5上其伸缩杆前端与上连接板6固定连接,所述制动气缸座9固定安装在下连接板7上,在该制动气缸座9内开设有槽孔35,所述制动块10位于该槽孔35内并与固定在制动气缸座9上制动气缸8的伸缩杆相连接,所述下连接板7固定在上连接板6上,所述制动块10上开设有制动槽孔36,所述托盘轴11活动插置在制动块10的制动槽孔36内,所述上托盘12固定安装在托盘轴11的轴盘37上,在该托盘轴11的下端开设有止动槽,压紧气缸3就可以带动上托盘12上下移动;所述主轴套29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底部,主轴28活动套置在主轴套29内,所述从同步带轮31固定安装在主轴28上,所述驱动电机32和外环推动气缸33分别固定安装在底座34上,主同步带轮30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32上并与从同步带轮31传动连接,外环推动气缸33与主轴28的下端相连接,所述托架25固定安装在主轴28的上端,外环推板24位于托架25内并与主轴28的上端相接触,主轴28在外环推动气缸33的作用下可以推动外环推板24上下移动,所述卸料凸轮22置于托架25内的外环推板24上方,在该卸料凸轮22上表面设置有卸料导槽38,成对垫块23压垫在卸料凸轮22上,所述下托盘13固定在托架25上并将卸料凸轮22和外环推板24锁置在托架25内,在该下托盘13的底侧开设有滑槽39,所述锁栓19插置在该下托盘13的滑槽39内,在该锁栓19上分别开设有由圆形和方形组成的锁孔40和长条状孔41,在工作时,上托盘12下压后,托盘轴11下端的止动槽插置于该锁孔40内,所述复位弹簧20置于该长条状孔41内,在所述弹簧挡板21上设置有挡齿42,弹簧挡板21固定在下托盘13的底侧并将锁栓19锁置在下托盘13的滑槽39内,位于弹簧挡板21上的挡齿42置于长条状孔41内并与复位弹簧20的内侧端相接触,所述卸料板14置于下托盘13的上侧,在该卸料板14上开设有中心孔43和月牙孔44,所述内环16位于卸料板14的中心孔43内并固定在下托盘13的中心处,外环17呈月牙状置于卸料板14的月牙孔44内,所述下托盘13上还分别开设有卸料顶杆孔和推杆孔,卸料顶杆14插置于下托盘13的卸料顶杆孔内,其上端固定在卸料板14的底部,下端与卸料凸轮22表面的卸料导槽38相接触,当卸料凸轮22移动时,卸料凸轮22就可以通过其表面的卸料导槽38推动卸料顶杆15带动卸料板14上下移动,外环推杆18插置于下托盘13的推杆孔内,其上端与外环17相固定,下端与外环推板24相接触,当外环推板24上下移动时,外环推板24就可以通过外环推杆18带动外环17上下移动,所述解锁气缸26通过支板45固定在底板1上,其伸缩杆的前端与锁栓19相接触,所述卸料气缸27也通过支板46固定在底板1上,其伸缩杆的前端与卸料凸轮22的端部相接触,当托盘轴11在压紧气缸3的作用下下行插置在内环16内时,锁栓19就可以通过其锁孔40将托盘轴11在纵向和圆周向上进行有效锁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祥三富机电有限公司,未经钟祥三富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91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护压板的防误操作防护罩
- 下一篇:一种环网柜用表面地电位三相电压互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