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双台行车大梁的吊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8160.5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7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唐中银;刘星;杨顺坤;吕其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7/00 | 分类号: | B66C7/00;B66C1/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李玉盛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行车 大梁 吊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双台行车大梁的吊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设备安装工程中,经常遇到各种工况下的设备吊装施工,特别是在厂房中行车运力不够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双台行车吊装,双台行车吊装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利用双台行车抬吊,其吊装范围是:T1≤T≤(T1+T2),其中,T为吊装重量,T1、T2为行车起重量,T1≤T2;第二种方式是在行车大车不动的情况下,利用双台行车抬吊,其吊装范围是:T1≤T≤(T1+T2)*125%,其中,T为吊装重量,T1、T2为行车起重量,T1≤ T2。在以上两种吊装方式中,第一种吊装方式只适合在额定重量范围内吊装,第二种方式虽然允许超负荷吊装,但仅适合于定点吊装,吊装状态受限,适用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双台行车大梁的吊装结构,以弥补现有双台行车吊装方式所存在的吊装能力差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双台行车大梁的吊装结构,包括两台行车、两个上抬梁和一个下抬梁,两台行车相互平行并连接起来,每台行车具有两个等高的行车大梁;两个上抬梁分别设置在两台行车上,上抬梁的两端设置在同一台行车的两个行车大梁上;所述下抬梁处于水平状态,下抬梁的两端通过连接吊具分别吊装在两个上抬梁上;下抬梁上布置有若干个吊点,每个吊点的位置均具有一个用于悬挂设备吊具的支耳。
优选地,所述行车大梁上设置有支撑固定装置,所述上抬梁为工型钢,上抬梁的底板设置在行车大梁上,所述支撑固定装置包括两块底板和两块斜板,两块底板设置在行车大梁上,并且两块底板位于上抬梁底板的两侧;两块斜板倾斜设置在上抬梁的两侧,斜板的一端焊接在底板上,斜板的另一端焊接在上抬梁的顶板与底板之间的腹板上。
优选地,连接吊具由一根钢丝绳和上、下两个卸扣组成,上、下两个卸扣分别连接在钢丝绳的两端,上端的卸扣连接在上抬梁的支耳上,下端的卸扣连接在下抬梁的支耳上。
优选地,设备吊具由一个主卸扣、两个手拉葫芦和两个副卸扣组成,所述主卸扣连接在吊点位置的支耳上,两个手拉葫芦分别通过一根钢丝绳连接在主卸扣上,两个副卸扣分别通过一根钢丝绳连接两个手拉葫芦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吊装方式不同,本实用新型利用行车大梁作为承吊装置,承载范围为T1≤T≤(T1+t1+T2+t2) *125%,其中,(T为吊装重量,T1、T2为行车起重量,T1≤T2 ,t1、t2分别为小车重量),这种吊装方式既符合规范要求,又提高了吊装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装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抬梁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抬梁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抬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一种利用双台行车大梁的吊装结构,包括两台行车、两个上抬梁1和一个下抬梁2,两台行车相互平行,在行车两端用葫芦将两台行车连接起来,每台行车具有两个等高的行车大梁3;两个上抬梁1分别设置在两台行车上,上抬梁1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同一台行车的两个行车大梁3上;下抬梁2处于水平状态,下抬梁2的两端通过连接吊具分别吊装在两个上抬梁1上;下抬梁上布置有标记为a、b、c、d、A、B、C、D的8个吊点,每个吊点的位置具有一个用于悬挂设备吊具的支耳。
本实施例的上抬梁1为工型钢,上抬梁1的底板设置在行车大梁3上,为了保证上抬梁1的稳固,行车大梁3上设置有支撑固定装置,支撑固定装置包括两块底板4和两块斜板5,两块底板4设置在行车大梁3上,并且两块底板4位于上抬梁1底板的两侧,两块斜板5倾斜地设置在上抬梁1的两侧,斜板5的一端焊接在底板4上,斜板5的另一端焊接在上抬梁1的顶板与底板之间的腹板上。
连接吊具用于将下抬梁2的两端吊装在两个上抬梁1上,本实施例的连接吊具由一根钢丝绳6和上、下两个卸扣7组成,上、下两个卸扣7分别连接的钢丝绳6的两端,上端的卸扣7连接在上抬梁1的支耳上,下端的卸扣7连接在下抬梁2的支耳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81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V字形深拉延零件的定位器结构
- 下一篇:脚架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