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并联输送水泥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9972.3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6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德;梁国辉;周新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第六分局 |
主分类号: | B65G53/56 | 分类号: | B65G53/56;B65G53/46 |
代理公司: | 西宁金语专利代理事务所 63101 | 代理人: | 哈庆华 |
地址: | 810007 ***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联 输送 水泥 管道 | ||
1.一种并联输送水泥管道,包括胶凝材料储存罐(1)、储罐第一上灰支管(2)、储罐第二上灰支管(10)、第一水平主灰管(4)、第二水平主灰管(5)、助吹管(6)、主风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水平主灰管(4)、第二水平主灰管(5)、助推管(6)通过固定支架(28)固定在槽钢支架(15)上,槽钢支架(15)下方设置支撑卸灰管道的卸灰大架(30);所述的胶凝材料储罐(1)共设置16组,分为三个区:一区(37)设置5个胶凝材料储存罐(1),第一水平主灰管(4)和第二水平主灰管(5)长52m;二区(38)设置7个胶凝材料储存罐(1),第一水平主灰管(4)和第二水平主灰管(5)长78m;三区(39)设置4个胶凝材料储存罐(1),第一水平主灰管(4)和第二水平主灰管(5)长39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输送水泥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区(37)、二区(38)和三区(39)均设置:
1)上卸式卸灰管道 所述的储罐第一上灰支管(2)上端与胶凝材料储罐(1)入口连接,下端通过储罐第一上灰支管控制阀(3)与第一水平主灰管(4)输出侧焊接连接;第一水平主灰管(4)输入侧与第一主灰管上卸式卸灰支管(14)焊接连接,第一主灰管上卸式卸灰支管(14)上设置第一主灰管上卸式卸灰支管控制阀(16)并通过快速接头与水泥罐车(29)后端上方连接;所述的第二上灰支管(10)上端与胶凝材料储罐(1)入口连接,下端通过储罐第二上灰支管控制阀(21)与第二水平主灰管(5)输出侧焊接连接;第二水平主灰管(5)输出侧与第二主灰管上卸式卸灰支管(19)焊接连接,第二主灰管上卸式卸灰支管(19)上设置第二主灰管上卸式卸灰支管控制阀(20)并通过快速接头与水泥罐车(29)后端侧面连接;
2)下卸式卸灰管道 所述的第一水平主灰管(4)输入侧与第一主灰管下卸式卸灰支管(17)焊接连接,第一主灰管下卸式卸灰支管(17)上设置下卸式卸灰支管控制阀Ⅰ(18),第一主灰管下卸式卸灰支管(17)前端的软管通过快速接头与水泥罐车(29)后端下方连接;第二水平主灰管(5)输入侧与第二主灰管下卸式卸灰支管(33)焊接连接,第二主灰管下卸式卸灰支管(33)上设置第二主灰管下卸式卸灰支管控制阀(34),第二主灰管下卸式卸灰支管(33)前端的软管通过快速接头与水泥罐车(29)后端下方连接;
3)风动力管道 所述的主风管(7)与风动力支管(13)焊接连接,主风管(7)与风动力支管(13)之间设置风动力总控制阀(8);风动力支管(13)上设置风动力支管控制阀(11),风动力支管控制阀(11)输出端与风动力连接软管(9)固定连接,风动力连接软管(9)通过快速接头与水泥罐车(29)前端上方连接;
4)卸灰管道 所述的槽钢支架(15)一侧设置卸灰平台(32),卸灰平台(32)下方设置库侧卸车接口端(3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并联输送水泥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胶凝材料储存罐(1)的储罐第一上灰支管(2)和储罐第二上灰支管(10)部位设置与助吹管(6);助吹管(6)与主风管(7)通过助吹管连接支管(35)连接,助吹管连接支管(35)上设置助吹管连接支管控制阀(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第六分局,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第六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997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