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散热发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38770.7 | 申请日: | 2014-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9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顺派友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32 | 分类号: | H02J7/32;H02N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501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散热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散热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汽车发动机过热,燃烧室周围的零部件(缸套、缸盖、气门等)必须进行适当的冷却。为了保证冷却效果,汽车冷却系统一般由散热器、节温器、水泵、缸体水道、风扇等组成。散热器负责循环水的冷却,冷却液在散热器芯内流动,空气在散热器芯外通过。热的冷却液由于向空气散热而变冷,冷空气则因为吸收冷却液散出的热量而升温。但从节能减排角度来说,这种发动机冷却系统没有对发动机散发的热量进行有效利用,对提高车用燃油功效没有任何贡献。
目前,半导体温差发电技术已逐渐成熟,保持半导体温差模块的热端面和冷端面之间一定的温差即可产生持续电能。如果将发动机缸体作为热端面,将散热器作为冷端面,在发动机缸体与散热器之间安装半导体温差模块,通过散热器内冷却液的循环流动,迫使冷端面保持较低温度,这样就能构成半导体发电的温差条件。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水冷式发动机散热利用功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散热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散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贴膜、散热器、半导体温差模块和蓄电池,所述的导热贴膜紧贴在发动机缸体外表面,所述的半导体温差模块的热端面紧贴在缸体导热贴膜上,所述的散热器内壁紧贴安装在所述半导体温差模块的冷端面上,所述的半导体温差模块按发动机侧面分组,组内的半导体温差模块的发电端串联,再组间并联,接入所述的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中的发动机产生大量热量,缸体温度升高,而散热器内的冷却液温度较低,使得半导体温差发电获得合适的热端面和冷端面温差,具备持续发电的环境条件。在稳定温差条件下,每一块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均能产生比较稳定的电压输出,组内的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电压输出口按照正、负极串联方式连接后,分组输出可以获得较高的电压;再在组间将电压输出并联连接,使得整个装置可以输出较高的电流,这样的串、并联方式可以提高整个装置的输出电能容量。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发动机高温缸体和散热器冷却液之间的稳定温差,使得半导体温差发电具备合适的环境条件,将发动机散热转化成电能,能有效提高燃油功效,并通过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的串、并联连接,扩大了输出电能容量,适合产业化开发。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装置构成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装置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装置上所有半导体温差模块电压端口组内串联、组间并联连接方式。
图中标注,发动机缸体(1);散热器(2);散热器内壁(21);散热器外壁(22);冷却液流入口(23);冷却液流出口(24);半导体温差模块(31、32、33、34);导热贴膜(4);蓄电池(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3,本实施例采用的一种发动机散热发电装置,包括导热贴膜(4)、散热器(2)、半导体温差模块(31、32、33、34)和蓄电池(5),所述的导热贴膜(4)紧贴在发动机缸体(1)外表面,所述的半导体温差模块(31、32、33、34)的热端面紧贴在缸体导热贴膜(4)上,所述的散热器内壁(21)紧贴安装在所述半导体温差模块(31、32、33、34)的冷端面上,所述的半导体温差模块按发动机侧面分组,组内的半导体温差模块的电压端口串联,再组间并联,接入所述的蓄电池(5)。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中的发动机产生大量热量,缸体(1)温度升高,冷却液从散热器流入口(23)流入,通过热交换吸收热量,再从散热器流出口(24)流出,使得散热器内壁温度较低,半导体温差发电获得合适的热端面和冷端面温差,具备持续发电的环境条件。在稳定温差条件下,每一块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31、32、33、34)均能产生比较稳定的电压输出,组内的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电压输出口按照正、负极串联方式连接后,分组输出可以获得较高的电压;再在组间将电压输出并联连接,使得整个装置可以输出较高的电流,这样的串、并联方式可以提高整个装置的输出电能容量。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顺派友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泰顺派友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87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