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卡车停油缸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35468.6 | 申请日: | 2014-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2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邱理琰;邢杰;董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王希刚 |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卡车 停油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重型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卡车停油缸装置。
背景技术
重卡车广泛用于城建、交通、水电等使用工况相对恶劣的环境中,目前,安装在发动机侧的停油缸,工作时,会有内外空气交换,长期使用,在缸体内部形成大量杂质堆积。国内现有重型汽车发动机普遍采用外呼吸式停油缸,汽车运行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停油缸工作时会有内外空气交换,长期使用会在缸体内部形成大量污物与粉尘的堆积,造成挺杆发卡、活塞组件密封失效,最终使发动机不能断油,造成车辆不能熄火,容易造成停车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卡车停油缸装置。
一种重卡车停油缸装置,包括缸体,与所述缸体一端连接的缸头,设置在所述缸体内的活塞组件、活塞杆以及复位弹簧,其中:
在所述活塞组件与所述缸体之间并排设有密封圈,在所述缸体的裙部与所述活塞杆之间设有密封圈,将活塞杆和复位弹簧所在的缸体构成密闭的腔室;
在所述活塞组件的头部,自所述活塞组件顶端,沿所述活塞组件的轴向,依次设有气道和与所述气道连通,用于放置活动阀芯的通道;
所述活塞组件的裙部与所述活塞杆连接处,设有能将所述密闭的腔室里的气体通往所述气道的通气孔;在所述活塞组件与所述活塞杆连接处的活塞杆端部,设有放置回位弹簧的圆柱状槽口,所述回位弹簧一端与所述活动阀芯的一断面连接,其另一端呈自由状态,所述活动阀芯的另一断面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气道连通,所述活动阀芯和回位弹簧组成控制气流往复循环的单向阀。
所述气道是由圆筒状气道和圆锥状气道组成,所述圆锥状气道的锥顶部与所述活动阀芯的另一断面的通气孔连通。
在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复位弹簧之间等间距设置塑料套,所述塑料套为圆筒状,在所述塑料套中段设有环形凸起,所述塑料套为双面塑料套;在置于所述缸体的裙部,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复位弹簧之间的塑料套为单面塑料套。
所述密封圈为Y型密封圈。
在所述塑料套与所述密封圈之间设有防尘密封圈。
在所述缸头与所述缸体连接处的内部设有O型圈。
所述缸头包括进气口,在所述进气口底端一侧设有与所述缸体顶部连通的通气道。
所述活塞杆伸出所述缸体的一端,还设有锁紧螺母。
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套接在所述活塞组件的裙部外侧,其另一端置于所述塑料套一侧。
所述缸头与所述缸体为螺纹连接,所述活塞组件与所述活塞杆为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从缸体的进气口通入0.8MPa辅助气压后,推动活塞组件推动活塞杆执行80mm工作行程时,缸体内密闭的腔室中形成气压压力,当气压压力大于活动阀芯一端的回位弹簧压缩力度时,密闭的腔室中的气流通过通气孔释放到由圆柱状槽口、通道和气道组成的进气腔内,形成往复循环。
通过试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能有效避免粉尘与水气等杂质进入缸体内部,造成停油缸发卡、失效和发动机不能熄火的问题;本装置使用安全、安装方便、同时也能提高停油缸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缸体;2、缸头;3、活塞杆;4、活塞组件;41、气道;42、活动阀芯;43、通道;44、回位弹簧;45、通气孔;5、复位弹簧;6、密封圈;7、密封圈; 8、塑料套;81、环形凸起;9、塑料套;10、防尘密封圈;11、O型圈;12、进气口;13、通气道;14、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重卡车停油缸装置,包括缸体1,与所述缸体1一端连接的缸头2,设置在所述缸体1内的活塞组件4、活塞杆3以及复位弹簧5,其中:
在所述活塞组件4与所述缸体1之间并排设有密封圈6,在所述缸体1的裙部与所述活塞杆3之间设有密封圈7,将活塞杆3和复位弹簧5所在的缸体1构成密闭的腔室;
在所述活塞组件4的头部,自所述活塞组件4顶端,沿所述活塞组件4的轴向,依次设有气道41和与所述气道41连通,用于放置活动阀芯42的通道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54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授时用时基参数测量装置
- 下一篇:组合式斜锥自锁液压油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