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扇防尘后盖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3892.7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3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罗慧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 |
主分类号: | F04D29/70 | 分类号: | F04D29/70;F04D29/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扇 防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风扇防尘后盖。
背景技术
风扇是一种常用的散热工具,然而风扇扇叶和里面往往比较容易积灰尘,让风扇很难看,如果要清洁则要拆开风扇前面部件才能完成,非常不方便。而且清洗过程如不小心将里面部件弄到水,则容易生锈和损坏,影响风扇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扇防尘后盖,可以有效防止风扇内部积尘和清除扇叶的灰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扇防尘后盖,包括底座盖、连接柱、防尘盖、手柄、凹槽、扇叶刷、刷毛固定柱和底座盖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盖下方为矩形凹入的底座盖内腔,底座盖通过连接柱与防尘盖连接;防尘盖前面为一圆柱状凹槽,凹槽里面设有若干圆柱形的刷毛固定柱,刷毛固定柱呈矩阵排列在凹槽里面,刷毛固定柱夹持有扇叶刷;防尘盖背面设有凹槽,凹槽上方设有与防尘盖一体的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刷毛固定柱厚度为0.5-3.0cm。
进一步地,所述扇叶刷长度为5-8cm。
本实用新型可以手拿手柄将风扇防尘后盖由风扇后面推入,底座盖的底座盖内腔刚刚好能盖住风扇底座;扇叶刷顶到风扇扇叶,来回抽推手柄即可清洁扇叶上的灰尘;不用风扇时候用风扇防尘后盖盖住风扇的后面,即可达到防止积尘的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尘和清洁扇叶的灰尘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风扇防尘后盖的后面视图;
图2是实施例风扇防尘后盖的正视图;
图3是实施例风扇防尘后盖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风扇防尘后盖。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结构图1至图3,一种风扇防尘后盖,包括底座盖1、连接柱2、防尘盖3、手柄4、凹槽5、扇叶刷6、刷毛固定柱7和底座盖内腔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盖1下方为矩形凹入的底座盖内腔8,底座盖内腔8可以盖住风扇的底座并固定整个风扇防尘后盖,底座盖1通过连接柱2与防尘盖3连接;防尘盖3前面为一圆柱状凹槽,凹槽里面设有若干圆柱形的刷毛固定柱7,刷毛固定柱7呈矩阵排列在凹槽里面,刷毛固定柱7夹持有扇叶刷6,刷毛固定柱7让扇叶刷6更加牢固,扇叶刷6用于刷风扇扇叶上的灰尘;防尘盖3背面设有凹槽5,凹槽5上方设有与防尘盖3一体的手柄4,凹槽5方便手伸入握住手柄4。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刷毛固定柱7厚度为0.5-3.0cm。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扇叶刷6长度为5-8cm。
使用的时候,可以手拿手柄4将风扇防尘后盖由风扇后面推入,底座盖1的底座盖内腔8刚刚好能盖住风扇底座;然后扇叶刷6顶到风扇扇叶,来回抽推手柄4即可清洁扇叶上的灰尘;不用风扇时候用风扇防尘后盖盖住风扇的后面,即可达到防止积尘的效果。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未经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38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电机用冷却风机
- 下一篇:一种小功率风机转子弹性减振装置